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

羞辱激勵法? - 馬露明

2015年10月8日 - 信報

在我成長的歲月中,每隔數年我們便會舉家搬遷至不同城市居住。告別熟悉的事物和面孔之餘,更要不斷適應新的學校環境及生活圈子,重新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儘管這個過程毫不輕鬆,倒有一件事情讓我一直心懷感恩──新生活同時帶來了新的人際網絡,令我得以結識許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及經歷的人。

實地觀察親子關係

猶記得我在美國修讀教育學位時,其中一節課是關於文化及其對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為了進行「實地考察」,我走進不同社區觀察家長與孩子間的互動模式:在一家快餐店內,一位男孩賴在地上央求要炸薯條,而他的媽媽態度強硬地拒絕他;在另一家咖啡店內,一位媽媽正輕言細語地與兒子商量下午點心要吃什麼;而在公園內,一位家長一手抱起兒子拋上天空,再讓孩子撲進自己的懷抱,彼此樂得咯咯大笑。

這些成長經歷,令我更能設身處地觀察到社會文化的差異如何塑造出形形色色的教養方式,這亦讓我反過來更懂得欣賞中國文化的獨特之處──經常與親友一起同桌共食,每一頓飯都是一場家庭聚會。中國人對於「社群」以至「集體合作」的理解和實踐的確獨佔鰲頭。此外,孝悌的觀念亦素來備受推崇,三代同堂的天倫之樂畫面,足以溫暖每一個人的心窩。

然而,不是每一種亞洲的教養文化皆值得鼓吹,其中我對「羞辱式的評語」更是倍感心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可謂不勝枚舉,大家或許亦早已習以為常:「為何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也辦不好?」、「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的孩子一樣?」,以至「生塊叉燒好過生你」等。我曾親耳聽見家長對孩子說出這般傷人的言論,有些說話不過是逞一時之快,卻會對別人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痕。

羞辱話語弊多於利

誠然,以保護自尊為理由而將所有批評都裹上一層糖衣,這種做法自然是不可取的。不過我們需要牢記,羞辱性的話語更是弊多於利,沒有人會喜歡被別人踐踏自尊。很多人似乎遺忘了一點,那就是個人價值或身份不應取決於其能力。一個人做事慢悠悠,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標籤他為「蝸牛」;一個人不擅長運動,也不必因此而被冠上「失敗者」的頭銜。

因此與其質疑孩子的能力,不如說:「我相信你可以做到這件事,再試試看吧?」與其批評他們比不上別人,何不說:「你有能力做得更好,再加把勁吧!」與其諷刺他們行為不當,寧可說:「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現在的行為。」這些說話方式不是比嘲弄奚落來得更好嗎?

中國文化是人類的珍貴寶庫,但切勿不要讓言語羞辱成為它的一部分。讓孩子在尊重和欣賞下成長,他們日後自然懂得用言語來成就別人。


教育系碩士、JEMS Learning House校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