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2日星期五

洩露秘密的正確方法 - 陳頌紅

2012年6月22日 - 信報

煎熬。

每次當朋友壓下聲線,悄悄在我耳邊說「有一個秘密想告訴你,但你必須答應守口如瓶」的時候,我雙眼雖然立刻瞪大如牛眼,以百分之一千的期待,等着朋友說下去,不過,內心還是備受煎熬。「什麼?你在跟XXX拍拖?小心被狗仔隊發現」「吓?你有一座斷背山在外頭?那你打算怎樣跟你老婆兒子說?」……

能夠獲悉一些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秘密,實在是一件很令人既驚且喜的事情。喜,證明我信得過;證明我形象不算三姑六婆。驚,替別人好好守着秘密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我要擔保自己不喝醉、不失神、不做開口夢,更不希望因為知道人家秘密而招致殺身之禍。還有,如果心裏面收藏着來自五湖四海的秘密愈來愈多,腦袋就恍如日漸擠擁的保管箱,總得想法子把一些沒那麼重要的東西扔出去,才能騰出一點空間。但是扔什麼出去才好?沒理由吐露別人千叮萬囑叫我別說出去的秘密嘛,那麼,唯一辦法,就是釋放一些自己的秘密,從而減輕心和腦的負荷。

英國心理學家Geoff Beattie在他的Get the Edge: How Simple Changes Will Transform Your Life中提到,長期把一些重要秘密藏於心裏,對身心都有壞影響。之前有研究指,一直隱瞞自己是同性戀的男性,較大機率患上癌症。所以我們慣常的做法是找一個好時機,把秘密告訴身邊值得信賴的好友,不過原來如何傾吐秘密,都有不同效果。Beattie指出,首先,聆聽者能否提出新看法,比守口如瓶更重要。當我們決定把秘密說出時,重點不應該只在於純粹描述或者情緒宣洩,而應該能在聆聽者的協助下,對該事件進行新的剖析和審視,從而得到領悟,才可以獲得真正釋懷。在一項實驗中,當受試者向搭檔說出心中一件秘密後,他們感覺舒暢的程度,並非決定於宣洩了多少情緒,而是搭檔在過程中有否令他們得到一些領悟。那即是說,像梁朝偉在《花樣年華》中對着樹洞講秘密是沒用的,除非那樹洞聽了之後懂得分析事件,那又作別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