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星期一

搜尋依賴症 - 占飛

2012年5月21日 - 信報

今時今日,網民開電腦,通常首先開面書,第二頁就是搜尋引擎頁。要看新聞、文章、聽歌,都是通過搜尋引擎。於是有所謂「搜尋依賴症」—今天,什麼潮流都被命名為「症」—又以八十後最嚴重。

去年,美國作家伊萊.帕理澤(Eli Pariser)出版了一本書,名為《搜索引擎沒告訴你的事》(The Filter Bubble)。他指出,搜尋引擎將你的搜尋個人化(Personalization),即是按照你的過去搜尋歷史,推斷你的喜好及意識形態傾向,揣摩你喜歡的網站,而在搜尋結果中先給你對胃口的條目。他還舉例:不同的人打入同一組詞,搜索結果首頁顯示的條目都不同;就算是相同,條目的次序都不一樣。換句話說,搜尋引擎代你編輯了你想看的條目。你是建制派,就先讓你看《大公》、《文匯》的新聞,反之亦然。岔開一筆,不愛看書或沒時間看《搜》書的朋友,可上TED看帕理澤的十分鐘演講。




帕理澤這個指控,轟動一時,但隨即被谷歌等搜尋引擎否認,不少人自行測試,卻發覺事情非如帕理澤說的那樣。通常,搜尋引擎顯示的條目都是相同的。何況,今天大部分瀏覽器都設有無痕式搜尋視窗,網民應養成習慣,不要在電腦留下搜尋歷史。這樣一來,搜尋引擎便無法將搜尋個人化了。

腦中沒有知識

依賴搜尋引擎的習慣卻不易戒除,所造成的壞影響反為更深遠。占飛暫時想到的最要命的影響是,搜尋愈方便,網民愈不肯牢記任何基礎知識,連蘇東坡是北宋人還是南宋人,都要上網搜尋,才能確定。腦海中沒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十分不利思考問題。

從事創作的讀者應有這樣的經驗:通常最有突破性的想法,都不是開會討論或伏案工作、對着電腦時想出來的,而是在乘車、走路、洗澡或其他非工作時間靈光一閃,妙手偶得之。這便是牛頓在蘋果樹下,被蘋果擊中,而想出「引力」理論的教訓。

可是,要這樣獲得靈感,先決條件是對問題要了然於胸,並已牢記各項相關資料。據說,陳寅恪在文革期間被批鬥,無書可用,他一樣可以做學問,因他已背熟古典。可是,習慣了依賴搜尋,記憶力欠佳,便不可能做陳寅恪,靈光一閃的機會亦定必大大的減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