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4日星期二

同理心 - 陳姍姍

2012年4月24日 - 信報

同理心(empathy)是人與人之間能友愛關懷的關鍵。當我們上網或閱報,小至嘆息於小學雞的無禮,大至震驚於如挪威大屠殺殺手的冷血,其實真正令我們嘆為觀止的,是他們同理心的缺乏:他們難道沒有想像過對方的感受?

同理心,說到尾是一種能設身處地將自己代入他人角度思考感受的「想像力」:如果我們能代入想像地鐵車廂裏那位腹大便便的孕婦挺着那鑼一樣大的肚子會有多累,我們便會站起來讓座。

昨天說過,要建立同理心,幼兒得先掌握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心智理論令他們明白別人所見所想所感受,與他們並不一樣——這醒覺是發展同理心的先決條件。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心智理論既可令他們領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亦能讓他們看穿自己與他人之間存在的灰色地帶,可供扭曲利用,令謊言及各種不信任隨之而生。

而這水最後是用來載舟還是覆舟,很取決於一個人的成長經驗。如果我們生長在一個正面的環境,經驗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是友善互愛的,我們自身的需要會得到尊重及關注,而非被忽略——或更甚者,因此而受到剝削——那麼我們便會有足夠的安全感與健康的好奇心,推動我們離開自我的泡泡,去投身體會一下別人的世界;反之,如果我們的成長環境充滿危機與敵意,生存本能令我們長期處於作戰狀態,我們既騰不出精神心思——更遑論想像力——去了解體會其他人,我們的成長甚至會窒息於或返歸回嬰兒期萬事以自己為中心的階段。這一下子,心智理論所提供的他/我之分只變成敵/我之間的戰濠洪溝,從而演變成「唯我獨尊、視他人如糞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心態。

今日的許多所謂港孩,不愁吃不缺穿,但他們乖張。如果我要為他們把脈,我會說,他們缺乏的,正是同理心。缺乏同理心是因為他們縱成長在物質充裕安全穩定的香港,然而在不少本地父母「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家訓之下,他們的成長環境充滿敵意:搭車要爭座位,返學要爭學位,課外活動要比別人多及偏,身上的行頭要比其他人靚及貴——身邊每一個人都是潛在競爭對手,每一個都可能是潛在敵人!

更別說,多少港孩每天得如狼似虎地從他們父母手上,在他們的工作與社交生活之間,搶來一點點時間與注意力?又有多少港孩,在龍爸虎媽十八般武藝百般催谷下,他們老早已認定,父母的認同及寵愛並非必然,是得靠成就與表現「賺」回來——他們若一鬆懈,便要面臨一無所有的危機?

港孩樣樣都有,但他們欠缺高層次的安全感,是以他們亦沒有顧及他人感受的奢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