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4日星期二

有/無安全感的孩子 - 陳姍姍

2012年4月13日 - 信報

有人問:咦,又話講BB學語言?怎麼講講變了說BB的情感發展?

撒賴的答案:這欄這個月歸我,我想說什麼便說什麼!

客套門面的答案:因為嬰兒認知(包括語言)與情感發展一樣重要,無分軒輊,一個禮拜講一樣。

吃了誠實豆沙包後的答案:因為鄙人衷心認為,情感發展是腦部發展的根基!!

反正Chomsky已派了定心丸予天下父母,在普遍語法的保佑下,只要語言環境正常,幼兒都一定會至少學會母語,為人父母根本毋須過分擔心。然而情感發展嘛,那是另一回事……愚見以為,這世界上沒有聰不聰明的孩子,只有有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我是英國心理學家John Bowlby的忠實信徒。他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影響我至深。Bowlby說,由於進化需要,嬰兒為避免被獵殺傷害,天生有依附照料者的需要與行為。嬰兒與主要照料者(primary caretaker)──通常是媽媽,不過也包括所有至親(為方便起見,我且以媽媽統稱之)──所建立的依附模式,是嬰兒日後用以建立其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的樣板模型,影響嬰兒一生中對自己與對他人的觀感與期望。

Bowlby與其學生Ainsworth將嬰兒對媽媽的依附模式分類,可大分為有安全感(secure)與無安全感(insecure)兩類,後者可再細分為焦慮型(anxious)及逃避型(avoidant)。他們用行為實驗測試這些嬰兒,其中一項實驗,名「陌生境況」(strange situation):把嬰兒與其母親同置於一空房內,然後有系統地在房中加入陌生元素(陌生人或陌生物件),以觀察嬰兒反應。他們發現,有安全感的嬰兒不必黏附着母親,他們對媽媽的存在有信心,視媽媽為「安全底壘」(secure base),在這安全網保護下,他們敢於離開媽媽,好奇地趨前探索新事物,然而在感到可能有危險時,又會馬上撤退回底壘,尋求安慰協助。

焦慮的嬰兒呢,他們對媽媽的現身全無信任。在陌生的環境下,他們似乎更擔心媽媽會否突然消失。他們緊抱着母親,間中鼓起勇氣探索一下新事物,但馬上又焦急地逃回媽媽膝下當樹熊;同是無安全感的逃避型嬰兒則完全相反,他們直情當媽媽無到,甚至彷彿只旨在逃避媽媽。

這些嬰兒橫衝直撞,直奔向陌生事物,完全不計算潛在危險,有這麼遠跑那麼遠,有什麼新奇先衝向什麼新奇。

假如,我們將所有學習,語言與否,都視為對陌生事物的探索,究竟哪一類孩子才可以真正專注安心地學習吸收?我想你已經明白為什麼我會說,孩子,沒有聰明不聰明,只有──有或沒有安全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