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6日 - 信報
生、老、病、死,四個人生階段每人必須經過,而病的時間長短往往決定人生幸福的時光長短。如反覆受病痛折磨實難以快樂。現代醫學發達,人類壽命愈來愈長,但健康的日子卻愈來愈少,不少年輕人未到三十就患上一種或多種疾病,患肩周炎、頭痛、頸痛和腰痠等痛症的人愈來愈多。他們常到醫院作無數的檢查,但往往在傳統醫學都找不到病因,只好給予病人藥物紓緩痛楚。
隨着脊椎保健概念開始普及,有脊醫指95%的痛症問題與骨骼錯位有關。究竟為什麼骨骼錯位會引起這麼多的痛症問題?原因是與人體的神經系統有直接關係。痛楚的產生是人類重要的求生本能。試試想,當身體受到碰撞,神經系統如不能接收到壓力訊號,沒有把「痛楚」信息傳遞到腦部,身體沒法作出閃避反應,身體必定會受到更大的傷害。而人體的骨骼,就是擔任保護神經系統的角色。但是當骨骼錯位時,尤其是脊椎錯位,它可能壓迫到脊柱神經,製造錯訊息傳遞給大腦,產生痛楚不適錯覺,比方;頭痛、耳鳴、手痹或腳灼熱等等症狀都與神經受壓有關。
若患者跟隨表面的病徵治療,而忽略潛伏的病因,這時神經系統受壓迫的訊息依然不斷傳遞至大腦,病因問題卻無法處理,大腦可能採取三種回應方法:一、首先把痛楚程度升級,期待患者能更重視問題存在,有利找出病因,平復痛楚。二、大腦會進行自我修正,發出新的痛點,期望患者會最終找到病根。但煩忙的現代人往往對自己身體缺乏了解,動不動就使用撒手鐧「大腦剋星」止痛藥,當然大腦亦不會輕易放棄,不斷以更強的力度發出新痛點信息,期待患者用心回應問題找出病因,但往往得到更強的止痛藥作回應,雙方都很痛苦的處境如何才能完結。往往是大腦為顧全大局,為生存,停止輸送痛楚信息給身體吧。這樣就使大腦作出第三種回應:罷工!
因神經系統受壓,患者的身體迅速衰退,但卻懵然不知時。大腦可以作什麼?只有等待,等待新的資料才進行分析。患者這時或會以為患處已康復了。繼續工作,直至骨骼出現更進一步的錯位,大腦接收到新的資料,再次啟動自我保護機制,發出新的痛點報告,患者的生活再次跌入痛苦的周期。
關鍵在脊柱神經
雖然人類的身體的神造的,何等精密無瑕!但何等精密的儀器,亦不是萬能。身體的神經系統一但受壓迫,大腦接收到錯誤訊息,分析出錯誤結果,實屬無奈。我們須要學懂照顧身體,尤其神經系統,因為神經系統是人體最高層次的的中心,損傷了,身體就無法自癒。要照顧身體,先要了解身體。
脊椎的重要性關鍵在於其內的脊柱神經,人體內32節脊椎,分別為7節頸椎、12節胸椎、5節腰椎、4節骶椎(成年人溶合)及1節尾椎,每節脊椎皆有神經的分枝,稱謂神經根。頸椎上段神經根掌管五官及腦部;頸椎下段管理咽喉、肩膀及上肢;胸椎上段監控甲狀腺、肺和心臟;胸椎下段負責肝、膽、脾和胃;腰椎控制腎、膀胱、大腸、小腸及下肢;骶尾椎主管生殖器,故有脊椎專家認為95%的痛症都源於脊椎錯位。
要使脊椎得到穩定的復位,要先明白脊椎究竟由什麼支撐固定?答案是肌肉。那麼骨骼出現錯位時,肌肉會與骨骼發生什麼的互動影響呢?可能答案有三個:一、骨骼錯位前出現肌肉被錯位的肌肉拉致扭曲;二、骨骼錯位是因有肌肉出現錯位,所以骨骼得不到平衡的支撐,跟隨肌肉錯位;三、兩者根本無絕對性關係。
在討論哪個才是正確之前,先要了解肌肉錯位的原因。請看圖表說明,肌肉錯位有三個主要成因,分別是長期勞損丶急性創傷及肌肉受寒。前兩個成因已廣為人識無須介紹。而受寒卻常常被忽略,尤其年輕人。所以無論香港天氣多冷,仍然能看到許多妙齡少女穿着短衫短裙,完全違反常理。究竟這樣穿着對健康有否影響?答案是絕對有影響,肩周炎是大眾認識的疾病,其英文名稱為 frozen shoulder,其意思就是受寒的肩膀。
肌肉為何會出現錯位?
在中醫學角度,受寒的身體會受到濕毒,日後易患風濕關節痛等情況。如從人體生物化學來解說,會有更深層次的了解,但篇幅有限,所以只討論長期勞損及急性創傷兩種情況對肌肉錯位帶來什麼影響?
在開始討論肌肉為什麼會出現錯位前,就必須先了解肌肉結構。人體約有640束肌肉。每束的肌肉都是由許多的肌肉纖維組而成,而每條肌肉纖維裏又有許多路軌般的結構,這些肌肉的微細結構可稱為肌肉絲體,它們一半是粗,一半是幼,組合成「一級路軌」而互相滑動重疊或分開,這樣肌肉纖維就可以伸縮,而肌肉纖維與肌肉纖維之間亦有其固定排列,形成許多「二級路軌」。最後每束肌肉也有固定的排列位置,活動交錯重疊,形成「三級路軌」。在路軌之間有肌漿作潤滑劑,使每級的肌肉組織在活動時,不受阻礙。肌肉組織就如一個極複雜的路軌鐵路網。
慢性勞損會在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下發生,其一是活動太多,其二是活動太少。在活動太多的情況,尤其是在不良姿勢下進行重複的活動,並且患者往往只運用身體小部分的肌肉,如單邊手或單邊腳。這樣長期工作,會使有關部分的肌肉出現過勞而緊張,導致過勞的肌肉長度縮短,縮短的肌肉與周邊的正常肌肉並不吻合,使身體左右或者前後失去平衡產生肌肉紊亂,亦即是肌肉錯位。
相反肌肉活動太少,或太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如使用電腦。因為靜脈血液及淋巴液的流動是依賴肌肉運動帶動循環,如活動不足時其循環會受阻礙。使肌肉無法取得足夠的氧氣,迫使肌肉進行無氧呼吸並產生乳酸。乳酸積聚會使肌肉變成僵硬,失去彈性,容易扭傷,並且痛楚。這是為何白領階層的文職人員雖然不用負責體力勞動工作,但肩頸勞損的問題卻比勞動階層人員更加嚴重。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的勞損問題,肌肉都在休息情況下,都是呈現僵硬,無法放鬆,阻礙血液流動。
不良姿勢產生勞損或創傷
在急性創傷情況下,肌肉纖維受到猛烈衝擊,人體自然反應中把肌肉纖維會盡力收緊使肌肉變得堅硬以抵擋外來衝擊,保護骨骼及內臟。肌肉愈豐厚發達,收緊時愈堅硬,情況就如一個職業拳擊手,在有預備下被一個普通人在肩膀打了一拳,對其骨骼絕對是絲毫無損。因為當每條肌肉絲體都有許多手指般的結構與旁邊的肌肉絲體互相緊扣,能產生強大的抵禦力。但如果一個人的並不強壯,或遇到衝擊太大,肌肉絲體的手指結構將會撕裂,即是所謂的肌肉撕裂。肌腱俗稱為「筋」,不論是肌肉纖維或是肌腱撕裂,肌肉都會喪失力量,無法支撐骨架。
請再看圖示,無論受寒濕毒、不良姿勢產生勞損或急性創傷,皆會導致肌肉纖維受到不同程度損傷。肌肉受損後會否發炎決定於有否敏感原存在。敏感原可能是細菌或體內的化學物質,比方是尿酸。但無論肌肉受損後有否發炎,最終受損的肌肉都會修復,但因為患者往往沒有處理問題的成因,所以即使肌肉得到修復,亦可能只是在錯誤的位置。在錯位修復的傷口會形成明顯的疤痕。並且往往使兩條或以上的肌肉纖維黏連在一起,最終形成永久性的肌肉錯位。
到最後的討論,究竟是骨骼錯位導致肌肉錯位?還是肌肉錯位導致骨骼錯位?筆者發現這個問題從未被人討論,是否表示這個問題不重要?當然不是,治療疾病必須尋求病因。其實這問題並不難明,最終答案是骨骼錯位的成因源於肌肉錯位,一旦肌肉失去平衡,骨骼就無法保持挺直。無論慢性勞損或急性創傷,要使骨骼錯位必先使肌肉錯位,因為肌肉就是骨骼的守護者。只有肌肉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無法正常地支撐骨架,骨骼才會出現錯位及變形。有些例外情況如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感染和癌病等,但全完是另一醫學問題,不在本文討論範圍,留待日後再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