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肌肉錯位與寒濕痰液 - 曾建橋

2012年4月19日 - 信報

香港近六成人患上一種以上的長期疾病,如失眠、頭痛、頸痛、胃痛、腰痠背痛或嚴重疲勞等等慢性疾病。他們往往在傳統醫學裏找不到病因,但一定會得到紓緩痛楚的藥物,從此他們多了一個名字——「長期病人」。但其實他們並非命中注定是「長期病人」,有脊醫指出,95%的健康問題與骨骼錯位有關。即是這些「長期病人」若可以把錯位的骨骼復回原位,他們便有可能變回健康。

骨骼復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矯正後往往又反覆錯位,是因為許多脊椎治療師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關鍵問題——肌肉錯位。只要肌肉錯位的問題一直未解除,骨骼得不到肌肉平衡的支撐,骨骼錯位必然反覆發生。肌肉錯位有三個主要原因,包括受寒濕毒、慢性勞損和急性創傷,本文集中討論受寒濕毐與肌肉錯位的關係。

要了解何故受寒會導致肌肉錯位,首先要清楚什麼是受寒?受寒的定義是身體受到寒冷的刺激,雖然未有外面的損傷,但已造成長久的影響。在這種狀態下,人體會漸漸變成濕性體質。濕是指人體的肌肉裏積累過多水分。中醫醫學認為受過寒冷的身體裏多了一些生理物質,這種生理物質稱為痰。

中醫醫學有受寒則生痰的道理,卻從沒有解釋這種痰究竟有何作用。我們試試運用推理的思考方法吧!中醫醫學說「受寒則生痰」,換言之,受寒會對身體生產某程度的壓力,而這壓力使身體不得不作出一些反應。按常理推算,這些反應的最可能目的有兩個,第一目的是禦寒作用,其次是免疫作用。

人體禦寒的保溫屏障

「痰液」可以禦寒嗎?照常理是不能的,因為「痰液」的主要成份為水分。但試想在寒冬時結冰的湖上,冰面本身是冰冷,冰面下卻是溫暖的湖水,魚類仍然可以暢泳,因為冰面成為了湖水的保溫屏障。其實人體的禦寒亦需要有保溫屏障,不讓人體核心的體溫與寒冷的外界交流。一般禦寒的方法當然是穿衣服。但如果在嚴寒冷的環境下,仍然穿着短褲,身體惟有在體內建立保溫屏障。這時身體可以用什麼來建立保溫屏障呢?答案就是「痰液」。據中醫古典說:「痰仍黏稠之液」,即是痰液為濃稠之物,能停留在受寒的位置久久不離去,形成一層保溫屏障,最終使體內的核心體溫不致與外界進行交流而散盡。

在受寒的環境下,皮膚容易乾燥破裂,給予細菌病毒機會進入體內。如果讓細菌和病毒進入到血管,其機動力就大幅增加,迅間遍布全身,然後再找尋兵力薄弱的地方攻擊,如果情況不對,還可能收藏自己於肌肉的錯位的患處,因血液循環不暢,是連白血球亦難以巡邏的藏身好地方。它們會不斷繁殖以增強實力,等待時機進行攻擊。

「痰液」變成身體城牆

所以在細菌與病毒進入體內但仍未到達血管前,及時進行滅殺是十分重要。在寒冷環境下,血液循環減少,免疫力相對下降, 「痰液」則變成身體第二度城牆。痰液生成後,會暫時停留在肌肉纖維中間,它會黏着細菌、病毒及毒素的功能,減慢它們體內擴散的速度,給予時間讓白血球進行攻擊,提供免疫屏障的作用。

公平地分析,「痰液」是被製造出來幫助身體應付受到寒冷壓力的特殊物質,它沒有錯。錯就錯在現代人生活使身體過度受寒。比方少女在冬天還是穿短裙露腿,使下肢受寒。到了夏季,享受空調生活更是每天必做之事,上班如此,回家如此。再講飲食,現代人喜歡食雪糕、雪條和冷飲,但這些習慣皆使腸胃受寒。這些習慣使人變成濕性體質。

另外,「痰液」亦會阻隔血液循環,中斷氧氣及營養供給附近細胞,所以它絕對不是好鄰居。更糟的是,「痰液」常常扮演「貼身符」,黏着不放,愈黏愈實。當「痰液」愈積愈多,愈積愈厚時,它就會把肌肉層層包圍着,使它喪失彈性,似麻繩般一樣硬,磨擦時發出聲音。肌肉僵硬而無力。這症狀稱為肌肉纖維化。如果患者勉強發力會可能引致肌撕裂。所以「痰液」對肌肉的負面影響極大,患者做運動都有風險。一不小心,弄致肌肉扭傷,甚至肌肉撕裂。

出現肌肉纖維化

「痰液」禍害不限於肌肉組織,如果「痰液」在肌肉裏的空間已被填滿,它是可以泛濫到血管裏去,若果患者還是繼續將問題置諸不理,濃厚「痰液」可以愈積愈多,並且可以吸引更多的鈣離子沉澱結合,變成固體的鈣結石於肌肉、筋膜、軟骨或甚至血管內,使這些軟組織變化物。在這些鈣結石的位置,平時會產生一種深層次的痠痛,每次被按壓時則會產生強烈的剌痛。而且「痰液」不單只吸引鈣離子,更吸引其他毒素黏附其內,如重金屬、農藥、塑化劑和病毒。而身體為了防止這些毒物擴散,會以脂肪組織包圍在外,而集結成為一?稱為「粉瘤」的組織。粉瘤體積的大小,就決定於內存毐素量的多少。至於,粉瘤會否變成惡化癌細胞,則是時間及運氣的問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