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 信報
狼爸以高壓方式教育子女,包括嚴格的家規和體罰,更有「三天一頓打,就能上北大」的說法,引來兩岸三地轟動。無疑狼爸的教育方式比較極端,但不少父母為了培養孩子成材,亦以嚴厲方式教導,強迫孩子精益求精,以追上社會步伐。可是並非每個孩子也是接受「軍訓」的材料,特別是男生的發育比女生遲,他們在力不從心之下受到逼迫,可能引起反效果,從此更討厭學習。
父母催谷孩子也無可厚非,畢竟社會給予的種種壓力,也讓人覺得孩子必須十項全能,才可在競爭中佔一席位;然而如果沒好好評估孩子的能力與心理就要求他們做這做那,隨時弄巧成拙。美國註冊自然醫學醫生王紅英在孩子(BB)兩歲時候,讓他參加面試班,這卻成為王醫生的最大錯誤。「我是受到講座、育兒書的影響,加上雜誌介紹說面試班有效,也基於『貪得意』。其實已經一早預定讓孩子在國際學校就讀。」
面試班的課程就是不斷向孩子發問問題,例如是寶寶的姓名、年齡是什麼之類。「還有很多問題,如爸爸的名字是什麼?家裏電話號碼幾號?爸爸的工作是什麼?家裏住址呢?很難啊。我的BB不懂答,都沒作聲。」面試班有拍片,之後交給父母看,王醫生發現孩子經常瞪着攝影機鏡頭,可想而知孩子所受到的無形壓力。
那時候,孩子未到三歲,而王醫生的丈夫「很盡責」,也很理性,回家後就把面試班的一套跟囝囝練習。「爸爸想孩子跟上進度,但孩子就是不肯回答問題。其實真正入學面試時,老師也未必問這麼多啊。」如此逼問,不一定能讓孩子在問答技巧方面得到進步,「並非每個小朋友都愛說話,而且男生的語言發展比女生慢。有段時間,別人問BB什麼問題,他也立即掉頭走。」看着孩子如此,讓王醫生很心痛。「面試班是要令孩子更叻,但我不必孩子『谷到盡』。」
「如果是孩子真心想學的,有天分的,可以很快上手,例如學小提琴。」王醫生的孩子並不孤僻,他兩歲那年去日本旅行,在當地餐廳有live band表演,孩子也不害羞就拿起筷子扮拉小提琴,不怕讓眾人欣賞。現在王醫生讓全家人一起聽孩子拉小提琴,也讓他在別人面前演奏,練大膽子。另一原因,是孩子有敏感症,影響體質之餘亦令性格變得敏感,要有安全感才敢說話。要順應這種特性,解決方法之一就是不逼迫。「例如他不喜歡看這書,就不逼他看啦,否則只會讓他害怕閱讀。我們要盡量讓他喜歡閱讀,或給他看其他書。他自己揀了喜歡的書,就會不斷叫父母講故事。」從前王醫生教孩子加減數,但孩子心中沒概念,覺得很悶。「那麼我教他唱數字歌Five Little Ducks,可以一邊唱遊一邊計數,而且唱幾多次也不嫌悶呢。」
男生比女生發育得遲
「現在我不逼迫孩子,以平衡為主。從前我很看重面試,要進入心目中的學校——但未必是孩子心目中的學校。進了現在就讀的幼稚園後,孩子放假三天就想上學,他說掛念老師和同學。」父母都希望孩子入讀各樣條件一流的學校,所以名校門口才有永不完的人龍。「覺得這家學校不及別家的好?見仁見智,主要看自己要求,我不要求超級好的學校。」
之前孩子就讀的幼稚園偏重中文,王醫生希望提升孩子的普通話和英文能力,故而轉校。「間中帶孩子去別的學校面試也可以,但如果在就讀中的學校過得快樂,也不必硬要轉校。」孩子就讀的是國際學校,好處是不會逼得太緊。「有些幼稚園,K2已較『馬』、『雨』等字,要花很多時間陪孩子練字,有些父母更要求孩子寫完功課才準食飯;相反國際學校的學生仍在學『大』、『人』這些簡單字。其實日後時間多的是,要不然孩子只顧學寫字,其他東西也沒時間、精力學習。」
王醫生不欲過早催谷孩子的原因,亦與性別有關。「女生的肌肉發育得比男生早,如果太早逼男生練字,只會讓他們討厭寫字,也影響背肌發展。長大一點點的理解力亦比較好。」王醫生說,男生的父母通常比較吃力。「在幼稚園,男生與女生的能力相距甚大,因為他們的腦部發育不同。比BB小六個月的女生,說話已經像個大人了。」父母不明白,就會對男生有誤解。最常聽到的批評是︰「你是男生,怎麼女生做到的你不行?」如此一來,不僅令男生不開心,也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失去信心。
「男生的發育程度比女生遲一年,外國甚至有學校是男生比女生遲一年入學的,所以男生家長要多了解男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構造。」王醫生說,她有友人在加拿大居住,指出當地學校的資優生班別有八成學生是中國人,只得幾個西方人。「但是,現在叻,不代表將來也叻嘛。」欲速則不達,並非每個孩子也承受得了虎媽與狼爸,父母請三思。
輕鬆面對壓力
香港人每天都要面對種種壓力,成年人常會不自覺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父母沒時間照顧孩子,而姐姐(外籍家務助理)達不到要求的時候,父母情緒就不好,或太緊張,就好激氣。」
王醫生試過,家務助理不慎讓孩子跌落水池,換轉是其他父母,一定把家務助理罵得狗血淋頭。「可是她因為沒照顧過孩子啊,也不是故意的。」發火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孩子和家務助理成為出氣袋。「父母不懂自我控制的,就只懂罵。
有些孩子好動,父母心情不好時,就覺得討厭,責備孩子。這令孩子無所適從——為何昨天做相同的事沒事,今天卻捱罵?」
要從容面對孩子
所以,父母必須學習減壓,才能夠從容面對孩子。「可以飲茶放鬆,例如是洋甘菊茶,或多服B雜和維他命C。另外,多聽音樂,睡得夠和睡得好,比起釋放不了壓力的心境差別甚大。」王醫生表示,父母不好好調理紓壓,只會令問題愈積愈深。「像個洋葱,外皮層層包裹,看不到內心的想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