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

資本主義沒落? - 徐天任


2011年9月13日 - 信報

美股在QE2於6月底結束後有如洩氣的皮球,踏入8月更一度跌至近1年前的低位;失業率則長期居高不下,8月份新增職位零增長,亦是2010年9月以來最差的1個月。事實上,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已有聲音質疑西方自由市場經濟奉為圭臬的資本主義的有效性,近期有兩位著名學者不約而同就資本主義發表意見,其中一位是經濟諾獎得主費爾普斯,另一位是新末日博士魯賓尼。

資本主義(Capitalism)其實並沒有固定準確的定義,不同的經濟學家可以有不同的闡釋,一般而言指的是一種經濟或經濟社會制度,這制度的原則是尊重個人權利,其特色是個人或企業有自由支配所擁有的資本財和生產工具的權利;資本主義也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

網上大英百科指出,重商主義(Mercantilism,14及15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企圖壟斷其海外殖民地的貿易)結束以來,西方世界尤其是英國工業革命(16至18世紀)之後一直由資主本義主導。

Thought Economics的沙維格(Vikas Shah)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曾經在相對短暫時間內改善了數以千萬計人口的生活質素,而制度鼓勵的自由思想更促進了人類社會創出多項近乎奇迹的豐功偉業,犖犖大者有集體通訊系統、互聯網、金融市場以至探索太空科技;然而,自由思想精神過去250年在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同時衍生的利己主義(egoism),對經濟社會造成的嚴重不公平和衝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008年一場金融海嘯,資本主義的價值開始受到質疑,但正如康乃爾大學教授Richard Swedberg所言:當今天下受資本主義支配,目前還看不到有其他代替品。9月1日,沙維格以「資本主義之後」(Capitalism-What Comes Next?)為題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費爾普斯(Edmund Phelps,1933)進行獨家訪問。

企業家精神

費爾普斯自述半生工作致力研究「嘗試以經濟理論套入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他亦以通貨膨脹和失業預期的研究成就於2006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費爾普斯回答沙維格何謂資本主義的提問表示,1500至1800年由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等海洋強國在全球所屬殖民地推行的稱為商業資本主義(mercantile capitalism),大約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英國融合早年政治及經濟歷史經驗構建現代資本主義(modern capitalism)模式雛型。

商業資本主義和現代資本主義最大分別是前者無甚創意成分,唯一的創意也許只是經濟體系以外的航海科技方面的發明;後者尤其是美國約在1830年的加入,企業家得到現代資本主義的支持,19世紀初以來屢屢有令人震驚的新產品和新規則面世,企業爭相網羅人才不斷開發新產品和提高產能,低層工人獲得加薪,經濟蓬勃不但大幅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音樂和繪畫藝術等亦不斷有新作品出現。

另外,現代資本主義制度下,個人亦可以自由創業,社會各層面的創意得到盡情發揮。現代資本主義為有創意的社群所造就的大量發展機會,這在商業資本主義年代或之前是無法想像的;雖然費爾普斯也承認現代資本主義也存在不公平現象,例如造就了超級富豪蓋茨和洛克菲勒,但社會上多幾個富可敵國的人物又有什麼負面影響?

短期行為

不過,費爾普斯指出,短期行為(short-termism,包括企業和投資者過度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周詳計劃和忽略長遠價值)的滲入令現代資本主義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近年創意產業屈指可數(互聯網板塊只佔整體經濟一個小部分),金錢文化凌駕一切,企業行政總裁全副精神放在下一季度的短線盈利目標,例如銀行按揭部主管只求做成按揭生意,毫不關心準業主的財務背景以至房產市道前景,由申請按揭到批核都是機械化運作,並不涉及創意。費爾普斯分析,企業缺乏創意導致經濟活力(產能)減弱,基本原因是高失業率、創意工業減少、產能下跌互為因果所致;例如1970年代歐洲產能開始大幅下跌,就因為德國(東西德合併前)由1960年以來維持了13年的0.8%失業率逐步攀升至現在的8%。至於美國的人口結構問題更令人擔心,未來10年到達退休年齡的長者人數多過補充勞動力缺口的年輕人,他展望由2020年起計的下一個年代將是資本主義困難的日子。

資本主義「新常態」

費爾普斯表示,舒解資本主義將來的困境可以先由重整金融板塊入手,設法消除短期行為,另外,政府應向創投公司提供資助,培養創意企業;但費爾普斯指出,基於人口結構及其他客觀條件的改變,美國需要接受現實面對經濟新常態(new normal)的出現,新常態的自然失業率會是7%,不再是1990年代的5.5%,而經濟增長方面,1950及1960年代的4%、甚至過去幾十年的平均3%的GDP年增長已成為歷史,未來有2%增長已算正常;他又批評NASA的探月或大空探索計劃只會加重赤字預算,對經濟並無裨益。

紐約大學魯賓尼教授(Nouriel Roubini)四年前警告美國將爆發金融危機而贏得新末日博士的外號(前末日博士為The Gloom ,Boom & Doom投資報告作者麥嘉華,Marc Faber);馬克思(1818-1883)則早在百多年前已預言資本主義將自我毀滅,2008年美國的金融海嘯到今天仍餘波盪漾之際,歐羅區可能爆發比2008年更嚴重的債務危機,全球兩個最大資本主義陣營的經濟狀況似乎應驗了馬克思的預言,但魯賓尼8月中的文章「資本主義末日?」(Is Capitalism Doomed?)雖然認同馬克斯有部分預測是說對了,但他同時指出馬克思預言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勝卻已證實是大錯特錯。

魯賓尼認為,要使市場主導的經濟體系恢復正常運作,政府必須摒棄安格魯撒克遜的絕對不干預(laissez-faire)模式,歐洲國家則需要改革以赤字預算支持社會福利的政策,他建議短線可以加大刺激經濟措施,中長線則必須平衡預算,包括削減公債,其他還有改善就業,例如透過投資基建創造職位,以及長遠政策加強人力資本投資等等。他警告說,政府若不大刀闊斧徹底改革,經濟將倒退到1930年代時期的滯脹、蕭條、貨幣及貿易戰、主權危機、政治危機及社會動盪相繼浮現的不穩定狀況。

費爾普斯和魯賓尼兩位教授都不同意資本主義已窮途末路,費爾普斯反而認為埃及和突尼西亞的民眾示威行動是要打破國家的封閉政策,向資本主義經濟模式靠攏。「蘇東波」事件亦已說明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搞經濟確實行不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