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星期一

還可以對煲呔有期望嗎? - 占飛

2011年7月4日 - 信報

改變社會人士的看法,遠比改變社會現實容易得多,所以冇決心進行根本改革的政府,總是千方百計要「管理」好市民的看法,企圖用「改革的錯覺」(the perception of change)來平息民憤和取代「改革的真實」(the reality of change)。曾蔭權係澳洲話香港樓價嘅升幅「好得人驚」,又放風要復建居屋,目的就是要製造洗心革面,不再以地產治港的「改革的錯覺」。

若政府真的有這樣的決心,對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喜訊。地產發展商多年來從賣地和賣樓中賺到暴利,它們當然不會大舉涉足其他業務——這樣做的機會成本太大,而各行各業卻要擔起難以負荷的經營成本,結果香港變成了一隻只懂一種戲法的小馬(one-trick pony)。

當奴一向無遠見

可惜香港人冇咁好彩。跟曾蔭權上一份《施政報告》口口聲聲說要向市民交代處理房屋問題的「工作成果」一樣,特區政府對自己在當中扮演的角色永遠全無反省,從來隻字不提。最多只肯承認樓價暴漲,政府唯一的錯失是,沒有向市場提供足夠土地興建房屋,這是睜大眼睛說瞎話。

我們當然不可以期望只剩下一年任期的曾蔭權會去做那個用石頭鑿船、挑戰現狀的人(the man who rocks the boat)。再說,以政治領袖而言,曾蔭權向來缺乏遠見和視野,即英文所謂的「the vision thing」。還記得他在舊年嘅《施政報告》指出,提供足夠的教育機會,是減少隔代貧窮的最有效方法。所言甚是,但他的教育脫貧之道,卻原來只是將用來購買書簿的定額津貼,由408元增加至1000元。一個不懂得從大處去想(think big)至此的特首,我們還可以對他有什麼期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