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9日星期六

遊學聽不到的故事 - 木羽飛

2011年7月6日 - YAHOO新聞

最近認識了一位小四男生,來自單親新移民家庭,媽媽的單程證還未批出,故每隔一段日子,媽媽便要返回大陸辦理證件,讓男孩寄住在親友家中。男孩早已習慣自己照顧自己,上課下課、沖涼、煮飯全都一手包辦。我有幸欣賞過他煮公仔麵的功架,那種淡定,那種台型,相比起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張手的香港小孩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飯後,我們往附近單車徑走一走,路上,男孩告訴我一件往事。

某年年初四,他還在唸初小,媽媽到友人家拜年,他獨個兒到單車徑踩單車。一輛貨車突然失控越過欄杆把他撞倒,小小身軀被撞至彈起,整個人向電燈柱飛去,右手當場骨折,痛楚及驚嚇程度,可想而知。

我們都聽得目瞪口呆,問孩子:「誰送你進急症室?」

男孩答:「沒有,貨車司機撞倒我後調頭便走,附近行人也不多,我獨個兒負傷枱起單車,慢慢走回朋友家找媽媽。」

我的嘴巴比前張得更大:「你沒想過在路上找人幫忙嗎?」

烈日當空下,只見男孩黑溜溜的眼珠轉了轉,說:「人就是要靠自己,不能依賴別人嘛!」
我伸手撫摸他濕透了的短髮,再想想家中正歎着冷氣的兩個小霸王,不無感慨,難道真的環境愈差,愈能孕育出高質素的乖孩子?

這男孩,因為媽媽還沒拿到香港身份證,不能工作,暫時只得靠綜緩過活。於是,他比別人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在學業上奮鬥。上學期,他全班考第三名,溫書從來都是自己來的,不用媽媽操心。

他對我說:「我想媽媽快點可以找工作,不用領綜緩……」

怕的,不是「綜緩」這頂帽子,而是對小小年紀而言,最切膚的感受。

「我不想媽媽經常要慳住慳住用錢,平時食飯,她都讓我吃,自己只吃幾條菜便算……」
有時我會想,如果我們真要讓我們的孩子拓闊視野,除了一擲千金去日本、紐西蘭、倫敦遊學,讓他們聽聽這些故事,認識這些孩子,看看社會的真面貌,不是有另一重意義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