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

搭地鐵,未下車為什麼要停車? - Nick Lee

2011年6月29日 - 信報

一天乘搭港鐵東涌線,列車停在南昌站好久未開,心中不禁泛起一個疑問:平日搭地鐵,多少時間「浪費」在停站?這當然視乎起點和終點。乘一站,不用停;乘二站,停一次;乘十站,停九次;乘一百站,停九十九次;可見車程愈長,停站「浪費」的時間比例愈大。此外,也視乎站與站的距離。東涌線、西鐵線、東鐵線的車站較為疏落,站與站之間的行駛時間較長,故停站時間比例較小。

時間和精力所限,我未能搭盡港鐵全線,只能在過去數周抓緊幾次搭乘鐵路的機會,計一計時。我把「停站時間」定義為列車停定至再次開動的一刻,並非車門開啟的長短,請留意。每次車程都在下午五時至六時半,該是繁忙時段不錯的反映。

停站呆等逾半分鐘

某天,我在長沙灣站上車,目的地大埔墟。列車開動,花了1分06秒開到深水埗,停留37秒,再用1分14秒抵達太子,下車,走到對面月台轉車。這一程,由長沙灣至太子,共用2分57秒,當中停車37秒,即有20.9%時間在車廂呆等。

車來,上車,列車走了1分15秒到達石峽尾,停留33秒,然後1分33秒後抵達九龍塘,下車,轉東鐵。這一程,由太子至九龍塘,共用3分21秒,當中停車33秒,即有16.4%時間在車廂呆等。

這兩段行程雖短,卻概括了港鐵的兩項「特性」:(一)停站通常在30至40秒之間(除非一些非常繁忙的轉車站,如東鐵九龍塘站,繁忙時間停上1分鐘絕不出奇);(二)市區路段(即荃灣線、觀塘線及港島線大部分)站與站之間極少超過2分鐘。

九龍塘轉上東鐵,北往新界,站與站的距離開始拉闊,停站時間比例縮小。這一程往大埔墟,共用去18分14秒,當中停車2分24秒,只佔全程13.2%。

另一天,我由調景嶺往九龍塘,途經十站,停站時間22.4%,即超過五分一車程在車廂呆等。

翌日,深水埗往荃灣,途經八站,停站時間26.2%,超過四分一車程在車廂呆等。

港鐵無疑班次準時,快捷方便,但若我告訴你,有些班次行車途中有四分一時間「停滯不前」,這條鐵路是不是有改進的餘地?未下車的乘客為什麼要一起停車?

你搔着頭問,怎能不一起停車?除非跳站,但跳站這種事不會在香港發生。

乘客可自由上落?

我告訴大家,有個辦法可以讓下車的乘客下車,未下車的乘客不用一起停車,兩全其美。這個辦法並非虛構,也不是建構之中,早在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Chicago World's Fair)出現了。那時有一條運載遊客來往湖畔賭場的電動行人道,嚴格來說不是一條,是兩條並排的,一條時速4公里,另一條時速8公里。遊客首先踏上「慢線」,站穩後再上「快線」,任何人若要「下車」,只需踏回「慢線」,繼而踏出行人道。沒有車廂的規範,乘客自由上落,未「下車」的繼續「快線」前行,暢通無阻。

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也有類似展品。1902年,紐約布魯克林大橋計劃裝設四條並排的電動行人道,速度層層遞進,最快時速16公里。這有多快?我翻查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跑速每小時20公里,再翻查男子五十公里競走世界紀錄,走速每小時14公里,換言之,踏上布魯克林大橋電動行人道,儘管快過世界級競走,依然慢過世界級跑手。不要忘記,我是拿百多年前的機器與今天的人類比較。

布魯克林大橋的電動行人道從未正式動工。當時大橋主管Gustav Lindenthal已經批准計劃,可是紐約市長Seth Low否決。多年後有人懷疑,當年壟斷紐約市公共運輸系統的Brooklyn Rapid Transit可能是幕後黑手,作為「運輸霸權」,盡一切方法毀滅競爭對手於萌芽階段是自然不過的。

然而,電動行人道設計師Max Schmidt沒有氣餒,繼續在紐約市推廣,提議沿着百老匯、華爾街等興建一系列地下電動行人道覆蓋曼哈頓。最終,沒有一條建得成,為什麼?沒人確切知道,假如「運輸霸權」真有其事的話,可能是因素之一。此外,公眾的接受程度可能也是問題,大家知道地下鐵和火車是什麼,也乘搭過,幾條層層遞進的並排電動行人道?你說什麼?

層層遞進電動行人道

紐約失敗,試試其他城市吧。二十年代,亞特蘭大、波士頓、洛杉磯、底特律都考慮興建電動行人道,時速達40公里。不幸地,這些建議也是只聞樓梯響,從未正式動工。近年,日內瓦、巴黎、多倫多等也曾試行不同設計的高速電動行人道,最終還是不了了之。本地最熟悉的電動行人道(扶手電梯除外),相信是連接中環站及香港站那幾段、中環上山那條及香港國際機場內那些,全是「一條過」的,沒有上說「層層遞進」的創意。

發發白日夢,港鐵摒棄傳統列車,換上層層遞進的並排電動行人道,怎樣?一般步行時速5公里,跳上時速8公里的行人道應該不難,第一條時速8公里,第二條時速16公里,第五條時速40公里,就當五條並排,最高時速40公里吧。上面幾次乘搭觀塘線及荃灣線,由於停站需時,平均時速只有33至37公里,換了並排行人道的話,可能更快,尤其是遠程乘客,留在「快線」,不必站站停,跳站愈多,「着數」愈多。

有人擔心乘客安全,我則認為只是「習慣」問題。傳統鐵路也有很多可以挑剔的地方,車廂與月台之空隙,關門時挾住乘客,未裝幕門的月台隨時有墮軌的可能;這些危險一直存在,但我們會容忍、適應、改良。層層遞進的並排電動行人道未得普及,我認為並非技術及安全問題,而是這種陌生的運輸模式,很難打進公眾的固有思維,更難打破運輸業界既得利益的重重阻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