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星期四

香港書獎名稱魚目混珠? - 占飛

2011年6月2日 - 信報

有句老話叫「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可是,在香港,我們愈來愈習慣了「大改」可以叫做「微調」,其他較瑣碎的誤名,大家都得過且過。指出其名不正的地方,還可能會被認為是過分挑剔!

香港現時年年搞許多「展」,究竟是展覽還是展銷?過去,辦工展會,還老老實實地名為香港國際工業出品展銷會,工展會只是簡稱。可是,香港書展究竟是展覽還是展銷?書展主要是想賣書,還是由貿發局主辦的,若正名應叫做展銷,但也許是嫌叫展銷太俗,簡稱為展,魚目混珠,大家又似乎不介意。

剛剛結束的香港國際藝術展,魚目混珠的程度更甚。這其實是個art fair,老老實實說,應叫做「交易會」,名為展銷會也可以,至少不會給人誤當是展覽會。再說,香港國際藝術展主要是賣藝術品,若正名應叫做藝術「品」展才對,如今簡稱為藝術展,大家又似乎不介意。只有挑剔如占飛者大搖其頭而已。

頒獎不應為鼓勵閱讀

由香港電台文教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及香港出版總會舉辦的香港書獎,亦難脫此弊。主辦者開宗明義說,辦這個書獎就是為了推廣讀書風氣,那真是教人大開眼界——從來頒獎都是為了肯定作品的成就、獎勵創作人的努力及成績,難道奧斯卡是為了鼓勵觀眾多看電影?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為了鼓勵人們去學物理?要是書獎志在提升書本的編輯水平、美術設計,乃至釘裝、印刷等達到高水平,那當然是名正言順的「書」獎,甚至是獎勵作者寫出一本好書,那也無可厚非。然而,香港書獎卻大義凜然地說要推廣讀書風氣,那是徹頭徹尾的名不正言不順了。但這個書獎到今年已辦到第四屆,好像誰都不介意如此魚目混珠的命名。

香港書獎源自過去香港電台每年推出的「十本好書」節目;那時電台會找十個名人來推薦好書。若說要推廣讀書風氣,這個方式便來得更名正言順。只可惜,香港的名人不爭氣,其介紹遭人詬病之處甚多:有名人行貨地介紹中國四大名著,如《紅樓》、《三國》之類,介紹了等於沒介紹;亦有名人介紹他中學時讀過的書,甚至有介紹已絕版的書。後來「十本好書」退下舞台,就推出香港書獎代替。

明星效應增加票數

這類主辦目的云云,通常只是包裝,令獎項更體面。可是,細看今屆候選名單的二十二本書,卻又不然。三個不同類別的書中,連不是原創的《張愛玲私語錄》、翻譯的《別想擺脫書》及《地產霸權》也可以入圍,顯然不是鼓勵創作。果真是為了推廣讀書風氣,大小通吃!

香港書獎還搞什麼「我最喜愛年度好書獎」,讓讀者投票。去年有二千二百多人投票,算是踴躍還是不踴躍呢?結果,拿到三百五十多票(約16%)的書已經可以得獎。

今年的投票已於昨日(6月1日)截止,且看又有什麼結果。外間揣測,司徒華的《起看星斗》應可獲獎。無他,凡是公開投票的獎,一定是作者或題材粉絲多的獲獎,如2009年獲獎的《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寫張國榮,怎會不高票獲獎?這跟書本的質素及水平無關。

據悉,獲獎對書本的銷路幫助不大。冷門書籍頂多只多賣數百本,還可能是圖書館、學校等等買來放在架上,虛應故事。但公共圖書館卻可以有多一個推廣書籍的機會,香港電台當然也可以多一個節目,多提供一次「公共服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