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3日 - 信報
香港的家長口頭說「應該從錯誤中學習」。實際上,孩子還未跌倒,他們已伸手扶。踢波斷了腳,父母以後不許孩子踢波,還理直氣壯地說:傷在兒身,痛在娘心。儒家傳統是身體髮膚,受諸父母,不敢毀傷;於是幾千年來產生了無數的文弱書生,頂不了天,立不了地。
人類學家發現,幾乎所有民族都有「成人禮」(rites of passage)。狩獵族要少年自行入森林或草原求生、狩獵一段日子,死不去,才算做成人。奔牛節也好,搶包山也好,其實都是一種成人禮;讓人冒險犯難,經歷及抵受痛傷。振臂激昂地唱《義勇軍進行曲》不算,在卡拉OK高歌林子祥的《真的漢子》不算,必須身體力行,至少做童軍,或去Outward Bound。十九世紀中的普魯士,要做個男子漢,還要經常與人鬥劍,身上疤痕愈多,愈「英」愈Man。為什麼Macho的男人喜歡紋身?原因之一是紋身極痛,要流血,捱得住才表示你是條硬漢。
無驚無險無意思
為什麼青少年專門要做成年人眼中無謂而危險的事?吸煙危害健康,他們偏偏要吸煙;一個背囊闖天下,其實相當危險,尤其是單身女子,但她們就偏愛去闖。男男女女未成年便想有性愛,原因之一是性愛危險。他們喜歡冒險,甚至喜歡犯錯,因為這是成長必經之路。
青春,就是錯得起。每個人想起過去的青春日子,總是想到種種冒險犯禁的行為,而不會想起循規蹈矩的時光,因為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可是現在,生活無驚無險,只有躲進電影院看冒險電影,買個電腦遊戲玩「冒險」,這是今時今日最大的異化。
不許青少年冒險,等於對他們進行性格閹割。偏偏在香港,我們便經常看到教育制度、社會制度甚至傳媒閹割我們的孩子。結果是製造了許許多多不會反抗的順民,不是默默地忍受壓迫,就是只會吵吵鬧鬧,而非「橫逆來、打回去」的真漢子。港英當年一有機會便剷除我們的傳統節慶,原因之一便是要製造順民!好勇鬥狠的人民,最難管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