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親愛的安德烈》 - 收服桀驁不馴叛逆兒的最佳示範 - 占飛

2011年5月9日 - 信報

說到有「黏土腳」的母親,我想到我的朋友龍應台。她三年前的《親愛的安德烈》一出版就成為台灣和香港兩地的暢銷書,很多徬徨無助的母親急於在書中尋找與兒子溝通的靈丹妙藥。記得曾經收過龍應台一個電郵,告訴我這本書的銷路在港台都破了同類書籍的紀錄。

一個母親的逆向罪疚感

龍應台身為全球華人作家中有數的over-achiever,作品成為暢銷書不過是她「桂冠上的另一條羽毛」而已。但那次的成功對她另具意義,因為《親愛的安德烈》是她與大兒子安德烈的合著,她發給我的那個電郵是一個驕傲的母親在報喜。到今日,這本書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親子經典。湯家驊最近在一個公共場合便說過,他每次看這本書,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龍應台這個母親與眾不同,因為她沒有將母愛等同犧牲。她與大兒子安德烈的母子關係特別有趣,因為今次有罪疚感的是母親而不是兒子,姑且稱這種罪疚感為「逆向罪疚感」。做母親的沒有為兒子作過任何偉大的犧牲,反而為了自己的事業,在兒子成長的關鍵期放棄了三年與他相處的時間,走了去台北當文化部長。當她回頭的時候,十八歲的兒子已經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一個「她不認識的家人」。

面對兒子挑釁微妙角力

龍應台既是作家,自然會用文字去解決問題和改變環境。她與安德烈通信三年半結集而成的《親愛的安德烈》,正是她用來與兒子建立親密關係的獨特方式,當中又涉及母與子微妙的角力、交涉和討價還價。安德烈在信中問龍應台:「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你會失望嗎?」這是質問、挑釁和指控。安德烈的難教,以及對母親的不滿,在此可見一斑。但好一個龍應台,不慌不忙,勸勉他不要「跟別人比名比利」,而要「為自己找尋心靈的安適」。這當然是政治正確的答案,但在今日香港和台灣的大小書局,不是處處擺放着封面有安德烈照片的《親愛的安德烈》嗎?這又豈是一個令母親失望、極其平庸的兒子可以做到的事情。多一本暢銷書事小,收服桀驁不馴的叛逆兒子事大。《親愛的安德烈》是親子經典,只是太多天真的家長love it for the wrong reaso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