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星期一

廚房裏的藥 ── 葱 - 李藝明

2011年4月11日 - 信報


中藥給人的印象是副作用比較少,吃錯了最多沒療效,對身體不會有太大的損害。這想法不完全對,因為中藥之中也有一些毒性大的,所謂「大毒治大病」,食錯了一樣是要命的。不過,這類大毒藥,在中藥大家族中,佔的比例很少。

更多的中藥,經常會出現在我們日常飲食中,這些在廚房裏都找得到的中藥,毒性自然非常之小,但它的治療效果卻是意想不到的,例如青葱,它是飯桌上永遠的配角閒角,許多人怎也不知道,葱,原來都算是藥。

葱,性溫,可驅魚腥毒;葱的有效成分,怕熱,所以常後下。這些大家都知的,不贅。

葱,唾手可得,應用起來非常簡易、有效。

例如:天氣驟冷受寒,患上風寒感冒,出現怕冷,鼻流清涕、發燒、頭痛、鼻塞,這些風寒感冒的症狀,這時可以取葱白四段,薑三片,水一碗,煲成薑葱湯飲用。你也可以這些簡單材料,加點肉碎和米,煮成薑葱粥,趁熱食,食完之後,身體出一身汗後,病也好了大半。

這些方法,我們祖父母輩的都懂得,但現在的人,就愛吃成藥,吃完又是出一身汗,分別前者利用葱的天然揮發油成分來發汗,後者就是化學品推動出汗的機制,令身體產生出汗反應。葱的出汗,往往是與個人體質相呼應,例如體質強的人出汗通常比體質偏弱的人多;因此,體弱的人食了,只是微微出汗,而不會因為汗出過多,而有虛空感,即廣東講的「很削」。孕婦風寒感冒,不敢亂食藥,明代的醫學家施沛,就用了這味簡單的薑葱湯來治療妊娠期間風寒感冒。但記着,用的是葱白,而非葱管。

中醫對藥物的作用,其中一個認識的方法,是先觀察,再推敲,累積應用經驗,然後再總結,每一樣藥物的功效,都經過千百年的真人實驗總結出來,樣本之大,非實驗室裏培育的成藥可比。葱管,中空,有通透的意,老人常說,多吃葱,孩子才聰明,別以為是取其「諧音」這麼簡單。現代實驗研究,發現葱白含較多揮發油,所以發汗驅寒的力較好;葱葉部分則含較多維他命C及鈣,這些都有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使大腦保持靈活和預防老年癡呆。

葱者,通也,可醒腦,還可以開竅,包括耳竅和下竅(小便)。古時的人生葱管外用治療耳炎;又用生葱和蜜敷小腹,治療老人和小孩的小便不通,而不過在抗生素和手術治療流行的今天,這種方法已絕迹。

葱和蜜,是食物相克的食物,「食者死」。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之一陳獨秀,對這些「舊思想」提出質疑,並以身試食。事後,陳獨秀振振有詞:看,我沒死,只是肚痛難耐,和嘔吐臭氣罷了。其實,中醫古書中的常見某病誤治則「死」,這「死」並非指死亡,而是後果嚴重的意思。陳獨秀若早知,就不必自討苦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