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星期二

同情心,會過戶 - 陳頌紅

2011年3月15日 - 信報

幾乎每天都會乘坐專線小巴。其中一個司機,駕駛技術非常「驚人」,逢車過車,逢人就響號,交通燈尚未轉綠,他已經把半個車頭駛出去,遇着前面的車子稍為慢一拍,他又不斷罵人。我很不喜歡那個司機。而且每次步下小巴,我都會捏一把冷汗,慶幸自己又安然度過了一程車。

這幾天我依然有坐他的車,他的駕駛態度並沒有改善。但很奇怪,不知道是我開始「習慣」他的風格,還是什麼其他原因,我覺得他沒那麼討厭,而且還發覺他常等老人家坐好後才開車,不會像催促前車那樣不耐煩地催促他們。

是不是我對他變得寬容了,才認為他沒那麼面目可憎?你呢?你又可會像我一樣,發覺在最近這幾天裏,對自己死對頭的仇恨心稍為減少了一點點?

也許,那是因為日本大地震引發你我的同情心,向其他即使不相干的人蔓延。

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家Paul Condon 和David DeSteno向兩組受試者訛稱,想測試他們的數學能力與感官知覺,實際上是想研究他們對作弊者的反應。受試者需要計算二十條數學題目,每答對一條會得到賞金。其中一個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受試者在測試期間作弊,而「恰巧」讓其他受試者發現。

第一組人在發現組員作弊後,隨即進行感官測試。由於感到不公平,他們乘機向作弊者進行懲罰性報復,例如故意讓他吃下高於測試所需的四倍辣椒醬。

另一組人在進行感官測試前,一個假扮受試者的女子無故嚎啕大哭,在工作人員安撫她後,她說前幾天得知弟弟患上癌症,所以情緒不穩。工作人員讓她先行離去,其他受試者則繼續進行感官測試。這一組受試者,並沒有向作弊者進行懲罰。

心理學家指同情心有一種輻射效應。我們對某些人的憐憫和體諒,在無意識間會擴大至不相關的人身上,緩衝了原本一些厭惡或仇視情緒。當然本報紀曉風提到一些網民對日本地震的惹火言論,則是另一種心理效應,可以叫幸災樂禍,或者冷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