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0日星期四

沙地亂局明天開始! - 林行止

2011年3月10日 - 信報


一、

明天是沙地阿拉伯亦是世界各國的重要日子,因為沙地人民對已有七十多年歷史的君主專制皇朝(absolute monarchy)的統治愈來愈不滿,該國逾百知識分子,包括各行各業的精英,在臉書上發起三月十一日(及二十日)上街向今上阿卜杜拉王爭取讓人民有較大「話語權」(尚未出現「還政於民」的激進口號)的「徹底政治改革」,獲得數以萬計民眾的積極回應;在此之前,沙地政壇已有山雨欲來的徵兆,阿卜杜拉王見聲勢不對勁,大手筆「派糖」三百六十億(美元.下同),但反對派在臉書上宣稱「人生目的不僅在求溫飽」(Man can not live by bread alone),「免費午餐照吃街照上」。這種反應,與港人對財政司司長派六千現金加六千退稅的態度相同。

沙地阿拉伯於一九三二年立國,三八年發現石油後經濟才漸漸「現代化」(遊牧民族慢慢成為城市人,如今城市居民佔全國人口百分之八十二強),在此後數十年,沙地人滿足於物質生活的改善,有了自來水、空調和太陽眼鏡,加上國王經常「派糖」,石油有價又解除了人民及商界大部分稅負,沙地人生活無憂,又從每天五次向阿拉禱告中獲得心靈的平安,物質生活滿足精神生活有所寄託,沙地遂「大治」。可是,這種統治層與老百姓相安無事、和諧相處的日子,隨着網絡的普及及以傳播阿拉伯世界真相與自由民主為標的的半島電視(Al Jazeera)進入每個家庭,這個年輕人佔大多數(在約二千七百萬人口中,三分之二在三十歲以下)而且因為政府提供免費教育而識字率甚高的國家,人民要求政府對人民負責,增加透明度、保障人權以至政治參與,是很自然的發展。沙地人民要改變而非施捨(Saudis want change not handout)。

明天的示威遊行便在這種氣氛下形成,而由於建國者沙地王的一名孫兒(今上阿卜杜拉的侄兒阿爾瓦德﹝Alwaleed bin Tatal﹞)積極介入,在英美傳媒發表支持民主改革的文章,令事情涉及王室抗爭而複雜化。這名王子應該是港人比較熟知的沙地人,他有「阿拉伯畢非德」之稱,長袖善舞,在《福布斯》最近的世界富豪中以淨值一百九十四億位列第十九;他也許是沙地最有錢的商人,可惜多金而無權,其有趁機乘勢分權,不足為奇。對於見慣以至經常參與抗爭的人,示威遊行只是小事一樁,可是,在君主專制(國王有絕對權力〔沙地不設任何形式的議會〕)數十年國王一言而為天下法的國家,這種破天荒的群眾活動,尤其是有皇室中人參與其中,必會產生深遠影響!

二、

三月一日,路透社發布的「維基解密」中有一份一九九六年的美國駐沙地大使撰寫以〈沙地皇室,他們的財富從何而來〉為題的外交備忘錄,顯示沙地皇室擁有「朕即國家」的無上權勢及國家財富等於皇室私產的情況,迄九十年代中葉,創立沙特皇朝的沙地王(1876-1953)去世已半世紀,但其數以十計的子孫仍享受「皇室津貼」(Royal Stipends);沙地王的兒子每月支津二十至二十七萬、孫兒二萬七千、曾孫一萬三千、玄孫八千,最疏的皇族亦可得八百;在這些固定薪津之外,結婚生子以至興建居所(Palace building)均可獲發特別補貼。由於沙地王后妃(妻妾)成群、「家族繁衍」,這筆開支當年已達二十億;不過,沙地皇室是年度的開支預算四百億,豢養子孫的數目只及總預算百分之五,實是盞盞之數。值得注意的是,當年這份備忘錄同時指出皇族揮霍無度(unrestrained behavior)隨時會引起民間的「強力反彈」(backlash)。這位外交家的「過慮」,十四五年後才浮現。

不過,令新一代尤其是年輕一代沙地人不滿的,不僅是皇族均成「蛀米大蟲」,主要還是眼見沙地王的兒子—異母兄弟—都垂垂老去且疾病纏身(他們經常赴美國和歐洲治病,一去數月,不問國事;阿卜杜拉王年初赴美覆診,隨行人員坐滿六架波音七四七;離美時當然帶回許多「日常用品」,美海關不得不加聘保安人員檢查「貨物」。沙地王室的奢侈揮霍,於茲可見),仍緊抓大權不放,在沒有委任繼任者的合法程序之下,不少王子各立山頭,覬覦王位,把精力用於勾心鬥角而非管治國家,而由於不必向議會和人民負責,昏庸老病的國王和皇儲主要在養病、部署奪權而非管理眾人之事,這是何以其石油收益冠全球而失業率達百分之三十、生活窮困者達百分之四十,及百分之七十是「無殼蝸牛」的原因。

三、

打倒專制皇朝,當然是好事,只是對因此而引致的失序與混亂,大家必須心中有數。

沙地皇朝不會因人民上街便崩潰,但為平民憤民怨作某種程度的讓步(比如廢除宗教警察及提高女權等),似有必要;然而,對此皇室的死硬支持者、政治上極端保守、宗教上屬遜尼派原教旨主義的華赫比集團(Wahhabi〔十八世紀教主的名字〕Group)未必認同,若雙方無法妥協,沙地未啟動改革統治層已內訌,這對國家安全當然有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沙地皇室若因人民不斷示威而無法如前般鐵腕治國,肯定會引發許多令人困擾的問題。沙地阿拉伯人民百分之八十五屬遜尼派,但其近鄰伊拉克、黎巴嫩和敍利亞以至巴林皆屬什葉派;什葉派在沙地屬少數(約百分之十五),惟聚居地在東部的石油產區,中央政府若因社會動盪無力東顧,該區必然多事(事實上已有事,二月二十七日什葉派一教士在傳道時主張「君主立憲」,意欲推翻「君主專制」,迅即被捕,是為三月一日利雅德股市急挫百分之七的底因),這和利比亞的局勢相似—東部一旦有事,油田便可能無法全力生產,已處上升軌的油價就此脫軌飛升的可能性不容抹煞。

人民的覺醒令有近八十年歷史的沙地專制皇朝風雨飄搖,不論其會否進行政治改革或被推翻,都會造成油價勁升的推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