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日星期二

Nemesis Hypotheses(太陽伴星假說)

太陽伴星是人們假設出來的一個紅矮星或棕矮星,距離太陽50,000至100,000個天文單位,並以復仇女神「涅墨西斯」(Nemesis)的名字來命名。

太陽可能存在伴星的理論最先由Richard A. Muller提出,因他發現地球上出現大滅絕的時間是有週期性的,約二千六百萬年有一次,去試圖解釋大滅絕的週期性。

據推斷,該伴星的公轉週期為2600萬年,在經過奧爾特雲帶時,干擾了彗星的軌道,使數以百萬計的彗星進入內太陽系,從而增加了與地球發生碰撞的機會。

Muller 估計,如果這顆伴星真正存在的話,應該是一顆紅矮星,星等(亮度) 估計是 7 到 12 等,而Daniel P. Whitmire 和 Albert A. Jackson 則估計是一顆棕矮星。如果是紅矮星,那麼它應該一早已被記錄在星表中 (即為已知),但是因為這顆星假設是圍繞著太陽運行的,所以它的自行運動 (proper motion) 會很小,因此,傳統的自行運動調查方法將無法發現這顆星的有任何特別之處。唯有用量度視差的方法,才可以發現出這顆星 (如有的話)。

Muller 用長週期彗星的拱點假設出一個涅墨西斯星的軌道,加上上次的大滅絕在約五百萬年前,按照這個時間和軌道推算,他估計涅墨西斯星現時應距離太陽 1 到 1.5 光年,約在長蛇座之中。

如果真的存在,在未來的泛星計畫或大巡天望遠鏡天文觀測應該可以找到. 如果它是棕矮星,那麼預計在2009年11月開始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計劃中會輕易的找出它。

現時,尚未有證據證明太陽存在伴星,也使得地球的週期性大滅絕原因受爭論。

Matese和Whitman則指出,週期性大滅絕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太陽存在伴星,並提出可能是因為太陽系在銀河系平面上下擺動,並會攝動歐特雲,其影響與伴星存在的假設相似,但其上下擺動週期仍有待觀測。

2010年,堪薩斯大學和華盛頓史密森學院的研究人員為了更準確計算太陽伴星的軌道,重新檢查了過去5億年的滅絕事件數據,發現每過27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規模巨大的滅絕事件,置信度99%。但是考慮到過去5億年中與太陽近距離相遇的恆星的影響,太陽伴星的軌道會發生變化,因此滅絕周期也應該隨之改變,而不是如此精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