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IKEA Effect:自製的快感 - 陳頌紅

2010年11月29日 - 信報

相信大部分父母最引以為傲的DIY「手作仔」是他們的子女。

幾年前一個女性友人在生了三個女兒後,終於得償所願生了一個兒子,興奮莫名,便廣發英雄帖,把她畢生認識的朋友同事同學老師鄰居經紀保安侍應生髮型師等都叫到她家「賞嬰」。那一個人頭湧湧的晚上,大家都為用什麼形容詞去讚美她的小兒子而絞盡腦汁。可愛、英俊、精壯、有男子氣概等讚嘆早就被人循環再用,我惟有尋求突破、精益求精,稱讚她兒子的膝蓋,是我見過最強而有力的,將來一定是奧運選手。想不到她竟然都「buy」,認為我觀察入微,承我貴言云云。我暗地搖搖頭,唉!講你又信。

心理學及行為經濟學家Dan Ariely在他的著作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就提到人們總是無可避免地對自己一手一腳創造的「東西」,當然,包括子女,有特別深厚感情,因此會不自覺地高估它/他的價值。

作者進行過一項實驗:一批受試者在研究人員教導下,學會用日式摺紙摺出紙鶴和紙青蛙。完成後,研究人員問他們,肯出價多少去買回他們親手摺的小動物。這些受試者平均願意付二十五美仙去買回自己的摺紙。但是,在另一批只觀賞而沒有親自參與摺紙的受試者眼中,這些小動物只值五美仙,兩組人的出價相差了五倍。

Ariely把這種行為稱之做「宜家傢俬效應」(IKEA Effect)。由於我們在DIY過程中付出了時間和努力,我們不自覺地比起純粹買一件完成品回家,注入更多感情。即使每個人去宜家購買同一件家具,在親手完成組合後,外形看起來雖全無分別,但在我們勞動的時間裏,它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看法。它不再跟其他一模一樣的家具同級,而是更獨特、更漂亮,我們甚至會認為,其他人都應該對它有較高的評價。

我也曾親手織過一件毛衣給初戀男友,完成那一刻我覺得它是天下間最漂亮的。不過我當它是寶,初戀男友認為它好老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