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我出道的恩師 - 李怡

2010年11月29日 - 蘋果

有些人有些事,如果沒有人寫下來,後世就不會知道,許多有價值的或值得後人反覆回味思考的人與事,就從此湮沒了。那很可惜。所以我一直希望對過往知道得多的人,能留下他的記憶。可是不知有多少人,在他們還沒有說出或寫下他珍貴記憶之前,就離開了人世。

羅孚是對過去香港文壇和大陸文壇的人與事知道得最多的人,他將近九十歲了,但頭腦還很清楚。在本報週日的「蘋果樹下」,他寫了兩篇對大陸文化人的回憶。最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給他出版了「羅孚文集」,共八種,已出三種,分別是:《香港人和事》《南斗文星高》《香港,香港……》。

1941年,20歲的羅孚已有了文名,有「神童」之稱,是《大公報》十大才子之一。中共建政前,羅孚隨《大公報》來了香港。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領導下,一面寫作不輟,一面長期在香港聯絡左中右作家文人,做統戰工作。他又以香港作家代表的姿態,與內地文藝界許多名人有私人接觸。他性情溫淳,有濃重的文人氣息,加上交遊廣闊,對香港和內地文化界的人和事,相信無人比他知道更多了。

五十年代我是左派文藝青年。當時左派最重要的文藝陣地是《文匯報》的「文藝週刊」。羅孚雖是《大公報》旗下《新晚報》的總編輯,卻兼任《文匯報》「文藝」週刊主編。「文藝」週刊刊登許多成名作家的文藝作品。我當時是20歲出頭的無名小輩,也莽莽撞撞向這個名牌週刊投稿,居然也屢投屢中,「李怡」這筆名也是那時用開的,現在成為真名了。所以我至今仍認為,羅孚是最早把我帶進文壇的恩師。儘管後來我們的人生都有不少波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