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日 - 信報
如果我一直生活在媽媽身邊,我深信我的寫作風格是—嗯,極保守。因為她老人家不容許任何俗語,丁點兒粗俗都不行。上星期跟媽媽講電話,只是隨口說了句「有些人覺得偶像放個屁都是香的」,也給她義正詞嚴地罵我粗俗。從前我說過「天氣熱到『頂唔順』」,也從此被她列為禁語。媽媽的潔癖症,看來早已經擴散到語言上。所以在媽媽面前,說話是一種壓力。我要把一切俗語關在守衞森嚴的嘴巴內,強制自己在說出口前過濾消毒,才敢跟她談話。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心理系教授James Pennebaker發現,當兩個人展開談話,不到幾秒鐘,兩人的用詞和說話風格便開始拉近,這是一種社交式模仿,通常都是無意識下自然發生的事。這種情況在看完一本小說或者一部電影之後亦會出現,人們會不自覺地模仿書中或戲中重要角色的說話風格。
Pennebaker指出,把對方語言跟自己語言風格混合,是建立更親近關係的一扇重要窗戶,一對夫妻的說話風格夠不夠統一,可以是評估他們關係是否融洽的其中一條捷徑。他亦比對過歷史上一些同屬作家的夫妻或者好朋友之寫作風格,發現雙方關係愈是親厚,用字遣詞就愈相似。但當兩人關係破裂,或者夫妻離婚後,寫作風格又會迥然不同,甚至各走極端。就像英國著名的恩愛詩人夫妻The Brownings,他們寫詩風格的同步程度,即便在婚姻最低潮時期,也比其他詩人夫妻感情最甜蜜時更一致,進一步證明他們情比金堅。
研究人員也對二千名大學生進行測試。當教授以傳統、沉悶的語言去作為功課的指示,學生交回來的功課,所採用的語言都同樣傳統沉悶。但是如果功課的指示跳出傳統框框,用上一些輕浮字句,學生的功課上就會多用了口語化字眼甚至現代潮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