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男女理財,天生「不平等」 - 黎民傑

2010年10月11日 - 信報


男生和女生的理財能力比較,誰勝誰負?讓我們先談消費,後論投資。在互聯網中,流傳着如附圖的一幅漫畫,說明男女消費大不同。這可不是一則笑話,而是一些市場學研究的結果,例如德克薩斯大學奧汀斯分校的市場學教授Raghunathan說:「當我們觀察男女購物行為的差異時,會發覺男性一般會在店內花少一點時間。他們事前已拿定主意希望購買什麼東西,一進店內便直接拿取該東西,然後迅速地離去。可是甚至在沒有打算購買任何東西的一次隨意瀏覽中,一位女士依然會在店內逗留一段時間,翻看一些東西,試穿一下衣物,研究一下新的品牌。她們正在進行試驗,而且她們是擅長收集訊息的專家。」

在2006年,兩位學者Hira和Loibl發表了一份名為《投資行為的性別差異》的研究報告,她們發現女性的投資金額較少,其風險承受能力也較低,對投資決策感到有壓力,因此偏向持有低風險的投資項目。女性也相對地對應用財務訊息感到不自在,因而持有穩定而易於管理的投資項目。男性則較容易犯上過度自信的投資心理偏誤。

另一項男性較易犯的投資心理偏誤是基本歸因偏誤,即往往在投資獲利時,便認為自己眼光獨到;在投資失敗時,便歸因於外在環境的時不予我。在心理學而言,產生基本歸因偏誤的主要目的是要減低認知失調,使自己的自專不會嚴重受損。據說,認知失調的殺傷力比男人四十的中年危機和女人五十的更年期更高百倍,難怪人類要懂得自欺欺人了。

已婚男士投資較佳

此外,Lyons、Neelakantan和Scherpf在2008年發表了名為《財富和投資決策的性別和婚姻差別:對研究人員、財務專業人員和教育家的啟示》的研究報告,他們發現女生較男生有較低的風險承受能力,但證據還不是概括性的。他們也發現已婚夫婦會通過家庭的協調來互相影響對方的投資決策,但家庭的主要投資決策偏向由有較廣的財務知識、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和有較高薪酬的一方主導。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類偏向於過度自信,尤其是在專業的領域,如臨床心理學家、醫生和護士、投資銀行家、工程師、創業家、律師、談判專家和專業經理等。

在股票投資方面,由於其預測性低而回饋不清晰,人類更容易出現過度自信,而心理學家發現男性比較女性更容易有這方面傾向。過度自信的人會高估自己揀選股票的能力,因而交易頻率偏高,可是回報卻較低。

在2001年,兩位投資心理學家Barber和Odean以一間證券行提供的37664個股票交易戶口6年內的交易記錄為基礎,發表了一份名為《男孩始終是男孩:性別、過度自信和股票投資》的研究報告。

首先,他們發現交易多不利於投資回報,即交易頻率和投資回報有反面的關係。他們同時發現過度自信令男性比女性的交易頻率平均高46%,但投資回報卻每年平均低了0.94%。如果只看單身人士的表現,結果就更為顯著。單身男性比單身女性的交易頻率平均高67%,但投資回報卻每年平均低了1.44%。已婚男士可以聽取太太的忠告,因而減低其交易頻率和增加其投資回報。結果發現單身男性比已婚男性的交易頻率平均高15%,但投資回報卻每年平均低了0.34%。已婚女士則受到其丈夫的負面影響,雖然交易頻率平均低4.3%,但投資回報卻每年平均低了0.40%。看來婚姻這一回事,對男方有利,令女方受損。

琪賴恩和安迪加西亞主演了一部叫做《當男人愛上女人》的電影。影片最後的環節是告訴男人對女人要懂得關心、諒解和付出。當然,只有付出而沒有回報,這不合乎投資之道。現代投資心理學的實證結果卻告訴我們當男人愛上女人時,其回報可以高達每年0.34%。鑑於雷曼迷利債券事件,金管局向認可金融機構發出通告,要求該等機構在銷售結構性產品時,要加上「健康警告」。

筆者認為,在警告字句中應該加入如下聲明:「男士們注意,拍拖可以改善你的投資狀況,結婚可以增進你的財務健康。」總括而言,男女投資大挑戰的賽果是:女生1分,男生0分,女方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