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 信報
續談今屆實用文試題,提供兩份資料,請考生以中學義工服務團學生代表名義,撰寫學校早會演講詞一篇,說明參與某計劃的意義,並呼籲同學們支持——分明DeepSeek強項啊!據我所知,許多商務、公職人員、教師都有借助AI草擬此類官樣文章的初稿,當然還得調節和執漏,測試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與時並進。
國家政策全力發展人工智能,哪可不配合?正如數學科容許用計算機一樣。你說沒電腦沒網絡怎麼辦,沒電腦沒網絡已經世界末日啦,現代人的手機比紙更隨身;況且既然要經驗修正(AI偶爾犯儍),恰恰考驗誰細心誰偷懶。
以我經驗,演講詞,尤其由當事人自撰自說,各師各法,往往點列出大綱次序和關鍵詞方便一目了然,逐字逐句照稿念反而生硬死板。倘若考生務實地僅jot keywords提示,會如何?成績堪憂;還有,應該用廣東口語寫嗎?否則「的的了了」臨場要轉channel喎……足見實用文不實用。
可取的是,它設字數限制500至550,符合演講有時限。其他範文答題、命題寫作(要求不少於650字),過來人你懂的,基本上愈長愈好,老師如此教落,評卷員私底下亦笑言以間尺量度來計分。奇怪,歷來文壇佳話如歐陽修「逸馬殺犬於道」、胡適「幹不了謝謝」,皆比併精煉,一語中的;怎麼現今盡變鬥嘮叨鬥寫得快?我認為,請一律設字數上限吧,讓學生有所剪裁,下筆三思,方便讀者吸收,才是真正上乘訓練。貪多務得,影響一代社會風氣,高官發言和報告乏味冗贅,莫非因他們乃考試精英?
做記者就知,老總叫你交500字,你勤力交足1000字,連累版位,不被投籃才怪。考生將來揸筆搵食的話,二創歌詞、網絡迷因(meme)、宣傳文案甚至玩食字,方屬主流,以短為美,輕輕鬆鬆,學校何嘗教過?公開試何嘗考過?中文科一味「深」到不可「測」驗,這是食字。
建議考普通話
提起應用,爆發疫情以來,DSE中文科取消聆聽及說話(以前卷三及卷四用粵語)。有一派認為好事,不該把母語當外語來操listening和oral嘛;但考慮到香港作為國際城市,非華裔生漸多,非以華語作母語的華裔生亦漸多,魚龍莫辨,DSE要爭取國際認受性,中文科不涵蓋聽和講,成何道理?IELTS會唔使talk得嗎?進一步,全球在學習的中文就是Mandarin,獲5**竟不包保普通話流利,洋老闆看來不可思議呀。我建議盡快恢復卷三和卷四,而且改為考聽考講普通話。艱難,總要面對現實。
中文科深,但深得貨不對辦,事倍功半。
來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