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關稅人」發窮惡,一刀破殘局 - 涂國彬

2025年4月12日 - 信報

當年亞歷山大大帝路過一處,當地人說,有一繩結舉世無人能解,如此高難度馬上應戰,二話不說,一刀兩斷。抽刀斷繩繩不留,千古難題就此休。

今有特朗普,自號「關稅人」,打算順手一刀破殘局,關稅作刀,把困擾美國所有難題,一筆勾銷。

美國上周公布關稅詳情所依據一方程式,近期有大量解讀,不贅。明知衝着各地對美國貿易逆差(貨物計)而來,擺明車馬,可不是各地對美國施加關稅在先,如今對等地加回去,哪來的對等Reciprocal?怎樣Reciprocate?

對等關稅  名不正言不順

名不正則言不順!說關稅可以,對等可不能亂說。當然,不是不可說,老哥口沒遮攔,想說什麼便說什麼,誰敢置喙?只是擺事實講道理,着實扭曲正常用法,須先正其名。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看看美國每出一個所謂對等關稅,中國旋即回敬,禮尚往來,奉陪到底。如此正常人正常心智正常用法,才是對等的意思,對不對?

也許大家不介意用字,但用字反映思維清晰和嚴謹程度。也罷,就不拘小節,但說大方向,可也馬虎不得。美國莫財人人知,為財政黑洞動干戈難免,這點本欄多次為文,亦不贅。惟有一點留意,哈佛經濟學博士去年11月大書41頁紙,準備為白宮新主人出謀獻策,洋洋灑灑,藉關稅手段,逼各地扭轉多年做法,當中認為美方擔任世界警察和提供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兩者俱為維持秩序的服務,免費給大家享用,太不公平,如今要收費,順手附上五大支付方式。

這可有趣。不是大家忘恩負義恩將仇報,但誰要求過美國當世界警察?勉強計,可是當年邱吉爾,到美國國會訴說其母為美國人,望動之以情,美國人顧念兄弟情誼,幫幫忙。可當年羅斯福可做的,也許就真只是那麼多,沒馬上派兵,連少量物資,也只透過加拿大騎兵經大西洋海路運送。須知當年德國潛艇擊沉多少來往大西洋的英國商船,為的是斷其物資。

上述方法,可行性之低,可想而知。不過,羅斯福自有難處,何況聞說早已截聽破解日軍密碼,但詐不知,才可誘使日軍炸珍珠港,方能名正言順參戰,用心良苦,倒也怪他不得。

世界警察攞着數  跟班眼開眼閉

說遠了。近幾十年,誰想美國當世界警察?不計荷里活電影!大家感謝二戰後美國為世界和平貢獻,尤其東西方冷戰,歐美陣營哪有能力不靠美國而抗衡蘇聯?

儘管如此,同樣人所共知,美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如入無人之境,盟友哪敢不支持?國際舞台上,可投票的固然支持;其他明裏暗裏交易,明知美國拿大份利益,甚至橫衝直撞如《警察故事》成龍飾演的陳警官上身,影響西方盟友安危或利益,大家都忍一忍,隻眼開隻眼閉,那不是如今被當成傍友跟班食客擦鞋仔對美國的回報嗎?

正常人都可想像。八九十年代,本港影視娛樂界輝煌年代,明星賺錢容易,但也花得像流水。跟大哥大姐開工搵食的,除本身薪水外,往往有其他好處,跟出跟入吃喝玩樂,當然有大食大,大明星買單。

難道大明星計較,當日我代支,既往不咎,但如今要夾錢,不能白吃白喝。若你是明星身邊工作人員,作何感想?出入有排場,代為打點,為你叫好,要面子有面子,當然有代價,可不是白吃白喝,都是服務,對不對?甚至更進一步,會否有同事疲憊不堪,其實早想收工,不想再流連夜店陪飲陪食?同樣道理,有多少人其實不想美國當世界警察久矣?

換言之,就提供世界警察服務而言,不是沒有貢獻,但真的明碼實價收費,是否屬於雙重徵費?人家提供明裏暗裏非金錢服務都不計在內?抑或只是高利貸業者格言,當給利息而已?

至於提供美元作為儲備貨幣角色,所以要收費,論點同樣奇怪。沒有貨幣的年代,以物易物,當然不方便,皆因交易雙方不易剛好希望收取對方手上東西,故難達成交易。交易費用有否方法降低?有,用貨幣,即是社會上普遍被接受為交易媒介的工具,可能是貝殼,可能是寶石,可能是牛羊僕人,可能是黃金白銀,可能是紙幣,可能是硬幣,甚至今時今日,沒有物理形體而只有一串數字的加密貨幣,不一而足。

收美元也有罪?

有了貨幣,物質水平低、收入也低的亞洲地區,勞動力相對多,自然不太值錢,就做勞力密集,賣給美國人。美國人賣的許是太高科技,亞洲人並非人人買得起,結果,亞洲賣給美國很多貨物,美國賣給亞洲很少貨物,一來一回,美國人只能付美鈔。美鈔作為美國法定貨幣,講個信字,In God We Trust,收下來,看看下次跟其他地方交易,就用美鈔去買。這是最基本理由,沒道理美國人未有以物易物只願付鈔給亞洲人,連人家收美元也有罪吧?

當然,後來很多人,不只賣貨收美金,也有一大堆美金花也花不到,或不想花,或不敢花,或不肯花,總之要有出路,於是貸回給美國人去,即買美債,成了美國政府債主。以此觀之,何以又要收費?

誠然,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減低全球各地交易費用,效果一如貨幣減低以物易物的交易費用,但即使如此,人家不是沒代價的。打從金本位制取消後,同一單位美元,以往買多少黃金或土地,如今呢?美元貶值,願打願捱,人家照收美元,照儲起來,照買美債,但不是沒代價,代價就是持有愈久,通脹之下,實質購買力損耗愈大。這一點,買賣雙方,以至供應美元的央行、制定財金政策的所有人,無人不知。你情我願,何以看作是人家白拿好處?

智囊所說的公共財(Public Goods),經濟學故老相傳容易被搭便車走數,但不是沒有明顯收錢例子,高斯(Ronald H. Coase)實證研究有私營燈塔等,即為一例。惟莫財一回事,問人家拿錢,須得合情合理,並非發窮惡便可。老子《道德經》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看來,如今美國打算是以奇治國了。

作者為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證監會持牌人士

來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