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 信報
越南是世界上少數曾經分別與中國和美國打仗的國家之一,該國現在也是中美雙方極力拉攏的對象。那邊廂美國把越南列為首批開展經貿談判的夥伴,這邊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已經抵達河內進行國事訪問。對美國來說,越南最有潛力取代中國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中國則不容許這個鄰國變成「反中橋頭堡」。換言之,越南可說是兵家必爭,面對兩強「求愛」,但該國恐怕也承受不起開罪任何一方,須在狹縫中盡量維持平衡。
習近平主席昨日抵達越南首都河內,開展其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的訪問行程。值得留意,這是習主席2025年首趟出訪,時機恰巧在「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於4月8日至9日召開之後,因此格外備受關注,亦反映中國對越南的高度重視。習近平指出,中越兩國是山水相連的社會主義鄰邦,屬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他強調,中國始終把越南視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中越應當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擁年輕高效勞動力優勢吃香
與此同時,越南的外交官員近日應該很忙碌,皆因習主席到訪之際,越南政府剛好正式宣布與美國展開經貿談判,與以色列和日本並列,成為首批獲得華盛頓政府開啟談判的國家之一。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宣布的所謂「對等關稅」措施中,越南被加徵46%關稅,稅率屬全球第三高(僅次於萊索托的50%和柬埔寨的49%)。同時,越南也是特朗普宣布關稅措施後,首個主動向美方示好的國家。越共總書記蘇林與特朗普通話時表明,不會採取任何反制手段,並願意把對美關稅「降至零」。
由此看來,越南現在似乎備受中美雙方拉攏,行情非常吃香。事實上,該國的戰略地位極之重要。一方面,作為擁有一億人口的新興經濟體,越南人口平均年齡僅35歲,屬全球最年輕國家之一。同時,如同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國,越南被視為儒教文化圈其中一員;相比起東南亞、非洲及拉丁美洲很多國家,該國勞工的勤勞及服從度皆較高,幾乎就像是中國勞工的翻版。另外,在越共治下,越南的社會及政制亦屬相對穩定,近年正在有序推行「革新開放」政策,很大程度上係借鑑中國之「改革開放」。
正因如此,不少經濟學家及商界人士都認為,隨着國際經貿關係大洗牌,越南最有潛力取代中國扮演「世界工廠」角色。就像蘋果、Nike、豐田、三星等國際巨企,近年皆大力在越南投資設廠;世界各地消費者現時購買的產品當中,亦愈來愈多屬於Made in Vietnam。
上文提到,越南被美國加徵的46%關稅位列全球第三高,事關該國正是美國的第三大貿易逆差國家(2024年逆差額為1235億美元)。越南去年出口貨額達4030億美元,按年增長14%;其中1425億美元貨額銷往美國,屬第一大出口市場,佔比約35%。從美國角度看,越南屬其第六大進口來源國,排名次於墨西哥、中國、加拿大、德國和日本,但高於南韓、印度和英國。
對美國來說,其如意算盤是透過高昂關稅及其他制裁手段,逼迫跨國企業把產業鏈從中國外遷,而越南正是最佳的承接地點。憑着大批年輕及高效的勞動力,以及相對穩定的社會及政治環境,越南將有助於最大程度地降低產業鏈重構成本、減少混亂、化解漲價壓力。對越南而言,這堪稱為不容錯失之「上位」良機。由此角度看,越南和美國雙方實屬各取所需,雙方利益緊密契合。特朗普對越南加徵的46%關稅更像是「開天喊價」的伎倆,旨在爭取更有利的美越經貿框架,其中包括要求越南聯手遏制中國(例如對中國加徵關稅、限制中國投資、打擊中國企業「洗產地」等等)。
但另一方面,越南和中國國土接壤,陸地邊界長達1281公里。正如習近平指出,中越是山水相連的社會主義鄰邦,中國始終把越南視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亦因如此,不論從經濟安全、軍事安全或者政治安全角度來看,中國都要大力爭取越南合作,更不會容許後者變成「反中橋頭堡」。
舉例說,據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引述消息報道,針對美國濫徵關稅,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近期密集與各方溝通,傳遞重要訊號:「中方的態度很明確,其他國家不管是反制美國還是和美國談判,都是各國的主權事務,中方沒有任何意見。但如果誰拿着中國的利益去給美國當投名狀,中國絕不答應!」
不能開罪最大「客仔」與「貨主」
與此同時,中國屬越南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去年進口貨額達1440億美元;中國也是越南第二大投資來源國,中國內地及香港企業去年在越南合共投資91億美元(僅次於新加坡的102億美元)。換言之,若說美國是越南最大「客仔」,中國則是該國的最大「貨主」及第二大「金主」,況且中國還是毗鄰越南北方之超級強國。因此,至少在短期之內,越南恐怕承受不起開罪中美任何一方。越南在未來幾年能否進一步順利崛起,實在很考驗該國遊走於兩強之間的政治智慧。
來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