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星期二

還以顏色 - 翔名生

2025年3月25日 - 信報

色彩和精神層次關係,非常重要。

與英國的莎士比亞同樣舉足輕重的德國文學家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著有Theory of Colours:「光明與黑暗、明亮與昏暗,或者如果喜歡用更普遍的表達方式來說,光與光的缺失,都是色彩產生的必要條件……色彩本身就是一種程度的黑暗(Color itself is a degree of darkness)。」,闡述自己對色彩的觀察。與佛洛伊德一樣,展現德國人對感官世界分析的獨特理性精髓。

顏色與心理的互動,在現今世界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為立體的觸感——色相、飽和度、明度(HSV)。暖色(紅色、橘色、黃色)的安慰,比冷色(綠色、藍色、紫色)好;藍色的街燈具有冷靜效果,可以降低犯罪率和自殺率;運動員如果全隊都穿上黑色,受罰機率偏高;紅色可以激發速度和力量,在賽事上常常看到;但亦代表懲罰做錯:學生若在考試前看過紅色的東西,考試表現會有負面影響。

色彩心理學亦會影響購買意慾以及品牌印象。

紅色代表熱情、活力,還可以引起購買慾,例如可樂;黃色讓人聯想到正面、陽光的形象,例如IKEA;粉色通常是女性用品最優先採用的顏色;綠色讓人聯想到大自然;紫色令人聯想到權力和知識;黑色代表高雅、神秘等。

畢加索說,盡我們所能看到的,賦予形與色彩自身的意義;這個世界,不止是顏色。

來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