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 信報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彈弓手」玩轉全球股市,加拿大及墨西哥官員緊急與美方商討,承諾加強監控邊境移民及毒品問題後,美國對兩國暫緩實施關稅30天。對特朗普來說,宣布關稅後市場反應頗為負面,美滙指數一度升至接近110水平,而美股標普500指數則跌近2%。見到墨加兩國大獻殷勤,侵侵有下台階立刻「收貨」,實未為晚也。
「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主席Stephen Miran最矛盾的地方,是一方面支持美元貶值,另一方面卻認為別國貨幣貶值可抵消關稅,兼促進美國稅收」,現實是實施高額關稅令美元急上,加元貶值。要同時令美元貶值,就需要用政治力量凌駕市場力量,迫使其他國家共同干預滙市,例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廣場協議》。然而,該協議令日圓滙價急升,先有房地產泡沫,爆破後再「迷失30年」。有先例在前,其他國家會否配合美元貶值要求,充滿疑問。
揚言把民眾資產「貨幣化」
另一違反經濟常識的政策,則是近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創建美國的主權財富基金。特朗普表示,將會在未來一年內成立主權財富基金,將美國民眾的資產「貨幣化」,成為更具流動性的資產組合。他認為,該主權財富基金有機會用作收購TikTok,並可資助基建、製造業及醫學研究等「偉大的國家事業」。
雖然侵侵的主權基金充滿願景,但問題是要成立主權基金,首先要有穩定的外滙收入,以確保資金來源穩定,例如著名的挪威政府養老基金,資金來自當地的石油開採權及相關徵稅;中東多地的主權基金,資金同樣源於石油;而香港的外滙基金,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及淡馬錫,資金則是由外滙儲備及財政盈餘提供。
庫房空虛 擬以關稅注資
至於美國,長期的貿易逆差意味美國只能不斷發債,根本沒有外滙盈餘建立主權基金。此外,美國的財政紀律也不理想,過去數十年除克林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擔任總統期間出現少量盈餘外,其他時間一律為赤字預算,導致債務一直增加,目前佔美國GDP比率升至120%的水平。美國政府沒有外滙淨收入,並維持赤字預算,持續發債的情況下,即使成立了主權基金,又如何為其提供資金呢?
特朗普曾經說過,將會利用關稅收入為美國主權基金提供資金。以2024年關稅收入838億美元計,或佔美國財政收入1.6%,規模不小,但利用關稅建立主權基金,意味本來財政可增加的收入減少了,結果需要發更多債來平衡赤字。換言之,美國主權基金的資金來源,實際上就是發行更多美債來籌集資金。既然財政部及主權基金都是依靠發債「集資」,為何特朗普要大費周章另起爐灶?說到底,用國家的錢買自己的心頭好,兼更容易繞過國會,也是增加自己權力及彈性的最佳做法。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