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4日 - 信報
現實所見,即使強調打不贏大市便乾脆加入的,不見得絕不選股。一個原因,正如大家熟知,行為金融學中,人人內心多個賬戶,這裏只與指數掛鈎,那裏小注怡情,還有一些純粹人有我有,以免人家贏到開巷,自己眼光光。
另一原因更重要:何謂大市?細心看,未必如表面般清楚。難道隨便一句大市等於恒指便打發人家?
視乎具體操作所需,若要維持不同組合可比性,港股也不等於恒指或國指或科指,因上述指數多少有選取,標準不是人人同意,只是若非講究,將就將就而已。
由有取捨指數,跳一級,所有普通股指數加權平均起來,如何?不談相關指數,存在各種因素,執行中不再流行,甚至不復存在,純看理論,是否較合理?
集中押注分散投資哪樣好
大家既放眼全球,不再局限港股,可能分布歐美各地,除非同類基金以特定指標參考比較,否則,一般人而言,即使美股,亦不再道指說了是,尤其近年納指和標指更多人留意。
隨着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大行其道,大家不用擔心,任君選擇,包括所有普通股的指數選擇,如今都是彈指之間的事。
這就真的是大市嗎?請循其本。根據現代金融學上的組合投資理論,一開始最起點之處,所謂無風險利率與風險資產組合的設定,純粹是當時權宜方便法門。
到此一步,不妨推論到最盡。假如真的要完全符合理論所述,恐怕是包括全球各地可以交易的任何資產,甚至不必限於在交易所結算交收的。果如是言,執行上是近乎不可行,或所需交易費用,令其得不償失。
大家都知道,經濟學推理從來不怕抽象,只要是抽象得來有用便可。假設現實中可以有如此這般的、真正包羅萬有的大市組合,而交易費用相對低廉,然則,大家不用再考慮執行上的難度,純粹回歸最基本,究竟集中投資好?抑或分散投資好?
風險源於對目標認識深淺
正如畢非德所告知,風險是什麼?在這位公認的投資高手眼中,風險源於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換言之,根據他的理念,風險概念從來不是以資產價格波動性來定義的,這個統計學上的標準差、當中的或然率概念,以至於組合投資理論的種種,在他看來其實有點荒謬的。
可不是嗎?他從來不信什麼別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反而傾向於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真正堅穩的籃子內,然後好好看管!只有那些反正不知道自己做什麼的人,他才好心着大家不如買標指算了!
說到底,關鍵是你對於本身所投資對象的基本面,研究工夫如何、認識有多深。除非有畢非德的功力或自負,一般人口裏儘管說不怕市場先生如何,實際上是否真的完全不受影響呢?
不妨參考一個港股股民最熟悉的事例。2008年金融海嘯後,在量寬超低息加持下,全球資產價格暴漲,但港股斯人獨憔悴。以往大家總以平均成本法什麼,利用指數基金長期押注恒指,原則上,今年不成,明年可以?再不成,後年可也?不好意思,假如過去幾年大家相信年末年首通常有所謂均值回歸之說,簡言之,從2024年跑贏表現佳的略沽一些,組合重新調節平衡一番;2024年跑輸及表現差的,多買一些,真要2025年才有較好回應!
嚴格來說,當然不一定按年,時段長短視乎所需,大家的投資策略自然心中有數。
回報率關乎投資期長短?
關鍵是,這裏牽涉不少或然率的假設。在股市最常見的因子模型中,最簡化的自然是價值與動量。簡單來看,價值是負反饋的,假設其他因素不變,價格愈高,價值相對較低,價值投資者愈不捧場;動量是正反饋的,假設其他因素不變,價格愈高,動量相對較高,動量投資者愈傾向捧場。
現有文獻所見,以股指計,短期而言,趨勢可能在一至三年較持續,但三、五年後較易有均值回歸。顯然,均值回歸者,強者雖然短期可能愈強,但中長期而言,回報率將降回到長期平均數。相反,弱者雖然短期可能愈弱,但中長期而言,回報率將升回至長期平均數。
但何謂長期?上述的一至三年甚至三至五年的轉向,都是數據上剛巧如此,不是必然如此。恒指十多年的長期,算不算長期?抑或要動輒百年數據,百年孤寂,才算長期?
隨着時間愈長,其實出現結構性改變的可能性亦變得現實,而不是純粹邏輯可能性。看官大可自行判斷,過去十多年的港股,跟再之前十多年,是否存在什麼結構轉變吧。
又來一次,退一萬步而言,即使假設上百千萬年都沒有結構改變,姑且假設如此,長期回歸這回事,就算只是大家熟悉的擲毫公字,撇除什麼奇怪物理現象令硬幣直立,只有隨機兩面,別忘了,統計上兩者或然率均等,背後假設隨着時間無限長,則兩者出現的次數趨向均等,而不是現實中有限時段內有限觀察到的樣本必然均等!
一言以蔽之,但凡涉及風險與不確定性,或然率是基本語言,但似乎這套語言與一般日常語言,相去甚遠!
作者為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證監會持牌人士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