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 - 信報
早前和太太談起才知道惠康超市的「特惠牌」已消失數年,如此偉大策略,為何會消失?不出所料,背後的策略依然存在,只是變得高端化。而遠在美國,沃爾瑪(Walmart,WMT)股價去年表現強勢,也和美國版的「特惠牌」有關。
悶股發財 去年累漲72%
提到2024年強勢的美股,多數人會想到「科企七雄」(Magnificent Seven)。但事實上,沃爾瑪去年股價升了72%,在標普500指數中排22,勝過「科企七雄」其中6隻,僅遜於輝達(Nvidia,NVDA)。
很少香港人買沃爾瑪,原因十分簡單,因為悶,不sexy,舊經濟,沒增長。不過俗語有云,「low tech撈嘢」,筆者之前文章〈時光倒流20年 買Google定Domino's ?〉提過,Domino Pizza(DPZ)上市以來跑贏Google(GOOG)的故事,而去年沃爾瑪也優於絕大多數科技股。
表面看來,沃爾瑪這類傳統超市,早該像恐龍般滅絕。網購興起,當然打垮實體店。2015年亞馬遜(Amazon,AMZN)市值超越沃爾瑪,是新經濟崛起的一大里程碑。到2021年,亞馬遜甚至連銷售額也超越沃爾瑪。
目前亞馬遜是超級巨企,市值是沃爾瑪幾倍。惟沃爾瑪並非被徹底打殘,現在市值仍有7200億(美元.下同),較2015年被亞馬遜超越時,升了3倍多。
疫情復常後,沃爾瑪屹立不倒,反而愈做愈強,去年股價標青,當然是業績好所致。沃爾瑪去年每股純利按年升35%,創歷史新高。其中一個原因正是美國版「特惠牌」大賣。行內術語是「Private Label」,也就是「自家品牌」。
什麼是「自家品牌」?讀者逛超市時,必然會見到有些和大品牌(National Brands)包裝極相似的產品,牌子卻聞所未聞,像是「A貨」,這些多半就是超市的自家品牌。例如「情熱價格」就是日本DONKI的自家品牌,甚至無印良品原本也是西友百貨的自家品牌,後來獨立營運。
超市「睇住食」搶大品牌生意
超市的自家品牌,幾十年前已出現,絕非新事物。背後的商業考慮不難解釋:超市自己要交租,有配套,有慣性人流,為何不落場「玩埋一份」,搶大品牌生意?超市收大品牌上架費,但自家品牌沒有這回事,定價更有競爭力。
更美妙的是:超市可以「睇住嚟食」,看到某款產品受歡迎,才去「山寨」一款。不用做市場調查,省去研發、推廣環節。為何有些自家品牌要和大品牌包裝相似?因為消費者已經熟悉此產品,甚至潛移默化。然後超市的自家品牌比「正貨」平一截,放在一起,有比較有傷害,價格敏感的消費者,自然轉買超市自家品牌。
這種玩法一直存在,大品牌沒有集體杯葛,皆因仍需要超市的網絡。至於近年沃爾瑪自家品牌大賣,通脹是推手之一。通脹之下,不少美國打工仔,就變得更加價格敏感。和幾十年前比,現在自家品牌的相對價格是貴了,但相對品質也高了。換個具體講法:和大品牌相比,以往自家品牌是七折價錢,五折品質;現在則是八折價錢,七折品質。策略背後的理念是:只要質素不相差極遠,兩者一「拍埋」,消費者還是會選較便宜的。
另一方面,自家品牌不只完全靠平,同時也在搞差異化、M形化。例如沃爾瑪去年推出了高端自家品牌bettergoods,消費者普遍認為質素不遜大品牌,甚至更好。文初提到的惠康也是如此。惠康2019年推出高檔自品牌Meadows,針對那些「價格有點敏感,但又不想感覺寒酸」的中產。這些自家品牌質素比得上大品牌,皆因不少產品根本出自同一廠房,只是基於保密協議,消費者未必知道。
啞鈴的另一端,外國超市依然保留低檔自家品牌,包裝多數極之簡約,甚至醜陋。找個設計師很貴嗎?還是包裝紙貴?非也。此舉是為了杜絕那些較付得起錢的人買平貨,是經過精心計算,原理和飛機經濟艙位的惡劣情況一樣。有趣的是,在香港此類低端自家品牌(例如「特惠牌」)近乎消失,可見香港人多麼富貴。
無論如何,看似傳統的超市零售,也可以搞出不少新花樣。說「用AI」有點假大空(但大超市早已用來管理庫存),但例如Costco推出的「會員制」,「本業不賺錢,靠收會費賺錢」的商業模式,也是一種創意。自家品牌近年玩到出神入化,印證「橋唔怕舊,至緊要受」。記得有零售老行尊講過,retail is detail,就是這麼回事。
作者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曾任職外資金融機構研究部主管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