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 - 信報
佛學的「慢心」,梵文或巴利文都稱為「mana」,所指的是:對於不如己者,認為自己較為殊勝;或對於與自己同等者,認為不過與自己同等,而生起比別人更優的我慢之心。
「慢」字與mana音近,筆者對此翻譯無異議。但中文的「慢」字,通常讓人想起緩慢;什麼時候,此字可與「驕傲」或與「傲慢」掛鈎?提起「傲慢」,想起年輕時讀過十九世紀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第一本中譯本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由楊繽翻譯,譯作《傲慢與偏見》。
但「pride」一定要譯作「傲慢」嗎?也不見得。「傲慢」是貶詞,而「pride」也可譯作「自尊」以至「矜持」,通常都是褒詞。以「自尊」為例,它是個人基於自我評價而形成的自重自愛,過度的自尊才是傲慢,過弱的自尊則成自卑。適度自尊是需要的,否則人會恬不知恥。
回頭說這「慢」字,從文字學分析,「慢」字右旁的「曼」,表示用布帶蒙住眼睛。「慢」的篆文=(心,態度)+(曼,蒙眼);造字本義:被蒙眼的奴隸,態度怠惰,動作遲緩。《說文解字》謂:「慢,惰也。從心,曼聲。一曰慢,不畏也。」所謂「不畏」,正是態度高傲。
這裏的「雙眼被蒙」,會引起很多聯想。因為看不見,難怪動作遲遲;亦因為看不見,如瞎子摸象,自以為是,生起傲慢。而這種「蒙眼」,又可對照佛學的「無明」,雙眼被蒙,又怎會明白,洞悉真相?而「慢心」,在佛學是六大根本煩惱之一,它的根源是因「無明」而來。
「無明」豈止蒙眼,兼且蒙心,它會障蔽我們的清淨本性,讓我們對世間事物不清不楚、不明不白,而產生種種分別、計較、不安的煩惱。慢心有很多種,例如我慢、過慢、慢過慢、增上慢、卑慢和邪慢等,但不妨先從這個「慢」字開始,慢慢理解。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