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 信報
對於杏仁的處理,最早見於東漢醫聖張仲景著作中,提及「泡去皮」、「湯浸去皮尖」、「湯浸去尖及兩仁者」。考究歷代本草著作中,亦有不去皮尖的記載,如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曰:「治風寒肺病,藥用亦有連皮尖用者,取其發散也。」清代《醫方集解》中云:「杏仁留尖,取其發,連皮取其澀。」《藥品辨義》則曰:「去皮尖則緩,連皮尖則銳。」那麼苦杏仁在臨床應用應否「去皮」、「去尖」?
程超寰對去皮和帶皮的苦杏仁,進行苦杏仁苷煎出率比較,發現在整顆杏仁煎煮前提下,帶皮的苦杏仁其苦杏仁苷煎出率明顯低於去皮;若把苦杏仁進行剪碎,不論帶皮與否,其苦杏仁苷煎出率基本相同,並高於去皮整顆者。由於苦杏仁的種皮與子葉內胚堅密粘連,故去皮時必須借助「燀」或「炒」法。程超寰亦對歷代杏仁炮製進行研究,發現歷代醫家對苦杏仁去尖均使用高溫加熱法,如「湯浸」(即「燀」法)。由此可見苦杏仁不論在「去皮」、「去尖」過程實際上,就是熱處理炮炙的過程,通過「去皮」、「去尖」前的高溫加熱,破壞苦杏仁酶,使苦杏仁苷在體內緩緩分解,產生少量的氫氰酸,而不導致中毒反應。由此可見苦杏仁經燀製後可不必去皮,但入湯劑時應搗碎,以增加藥效之煎出,這也是《藥典》2015年版中對苦杏仁「用時搗碎」的要求原因。苦杏仁在帶皮情況下,經燀製後其外觀性狀上並沒明顯變化,而去皮的苦杏仁必定經過加熱法處理(如「燀」、「炒」法),故購買苦杏仁時應選購去皮者。燀法和炒法目的皆為了達到殺酶、保留有效成分的目的,但是炒法不如燀法容易控制,易出現炒製太過或不及,故現今商品市場仍以燀法為主。
《藥典》2015年版明確指出「生品入煎製後下」,由於苦杏仁內含有苦杏仁苷,在苦杏仁酶作用下會分解並產生有毒的氫氰酸,故使用生杏仁時需要減短煎煮時間,減少氫氰酸的釋出,以降低毒性。燀苦杏仁和炒苦杏仁,由於在炮製過程已把苦杏仁酶破壞,故不需後下。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一級講師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