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星期三

杏仁知多點(一) - 辜炳銳

2024年10月16日 - 信報

杏在中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據考證至少可追溯至七千多年前。最早在《夏小正》已經記戴:「正月,梅杏拖桃則華。四月囿有見杏。」杏仁作為臨床常用中藥之一,具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行功效,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腸燥便秘等證。杏仁作為藥用,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杏核仁,味甘溫,主咳逆上氣,雷鳴,喉痹,下氣,產乳,金創,寒心,賁豚。生川穀。」《名醫別錄》云:「杏核,味苦、冷利,有毒。」唐代的《新修本草》及《千金翼方》相關記載基本與上述相同,可見在唐代以前,杏仁入藥有苦仁與甜仁兩種,但未有明確區分,可能兩者混用。

入藥用途

根據宋代《本草圖經》曰:「杏核仁,今處處有之……杏子入藥,今以東來者為勝,仍用家園種者。山杏不堪入藥。五月采,破核去雙仁者。」明代李時珍云:「金杏深赭色,核大而扁,乃接成者,其味最勝。又有白杏,熟時色青白或微黃,味甘淡而不酢。生杏可曬脯作乾果食之。山杏輩只可收仁用耳。」可見宋、明醫家們均認為栽培杏仁的味甜者較野生品為佳。

清代葉天士曰:「杏果本苦,且屬核仁而有小毒。」《本草從新》云:「甜杏仁,出山東河南,不入藥。」《本草便讀》亦云:「甜甘仁別有一種,味甘性平,可供果食。」可見自清代起,醫家們不再混用苦杏仁、甜杏仁,並明確指出只有苦杏仁才可入藥使用。

苦杏仁素

根據曾廣方的研究,發現苦杏仁中所含有效成份苦杏仁素(苦杏仁甙)要比甜杏仁高出五十倍。雖苦杏仁多屬野生,甜杏仁多屬栽培,但二者在原植物上並沒有差異,可見在同一植物中,野生與人工栽培植物各部分所含成份是有差別。故現時《藥典》中只收錄苦杏仁而不收載甜杏仁。

現時市面上,苦杏仁和甜杏仁均有出售,兩者從外觀上較容易分別。

甜杏仁,又名南杏仁,形狀明顯較為大,左右略對稱,中部略扁,嘗之味甜,只作食用。

苦杏仁,又名北杏仁,較小,左右不對稱,中部脹大,明顯如肚鼓出,嘗之味苦,作藥用。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一級講師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