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星期二

康熙皇帝「防秋燥」湯水 - 李思齊

2024年10月1日 - 信報

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在秋季乾燥時,御醫曾為他煮沙參玉竹湯等,服以滋陰潤燥,防秋燥傷身。據聞,他曾對身邊的大臣說:「秋天乾燥,最宜滋陰,我這碗沙參玉竹湯,最是調養之道」。康熙秋天吃沙參玉竹等作膳食,讓他防減以下「秋燥」症狀,保持精力,忙碌政務。這因我國大凡在入秋後,這時夏季的暑熱仍未全退,加上秋天氣候乾燥,便容易傷人體內津液,而轉化為「內燥」,導致肌膚乾燥、脫屑、唇焦,甚至乾咳無痰、大便秘結(腸燥)、小便短赤等症狀。

誤區一:許多人認為沙參玉竹湯,是一款「萬能湯」,人人適用,只要喉嚨乾燥、皮膚缺水,便可大量喝。事實上,中醫講究「因人而異,辨證論治」,故非每個人都宜多喝這款湯。這因沙參和玉竹均屬涼性,對於體質偏寒、脾胃虛弱者,如長期飲用,非但不能養生,反而可能會損傷脾胃。引發腹瀉、胃寒等問題。

誤區二:有人認為煮這類湯,愈濃愈好,藥效更強。沙參玉竹湯本質上是滋陰的,若煮得過濃,過量飲用,反而容易傷害脾胃。所以,大家勿誤信「濃湯更好」之說,因中醫養生,講究的是「平衡和適度」。

沙參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等功效;而玉竹則能養陰潤燥、除煩生津等,兩者搭配,能有效地緩解秋天「燥邪」對身體的影響,達到滋陰潤燥等作用。

適用的人群:容易感到口乾、咽乾、皮膚乾燥的人,特別是那些平時容易出現「陰虛火旺」症狀,如手腳心發熱、顴紅、盜汗、睡眠不好者。反之,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甚怕寒冷者,則不宜飲用,以免加重寒症。

此外,孕婦、兒童以及體質偏弱者,飲用前最好諮詢中醫師的建議。

另,飲用時要注意適量,每周2至3次即可,不要貪多,畢竟任何東西過量,都可能對身體產生負擔。

選料:好的沙參應該顏色潔白,斷面光滑,有淡淡的草藥香氣,若聞到有酸味、霉味,或表面有斑點的沙參,則已變質。而玉竹則要選顏色呈淡黃色、無雜質、無硫磺,這樣的玉竹煮出來的湯,才會甘甜潤口。

製作:沙參和玉竹洗乾淨後,宜在煲內稍加浸泡,可增其釋放有效成份。宮廷裏的御廚會用慢火煮,讓其成份慢慢滲到湯水中,確保功效。現代家庭則喜用高壓鍋煮湯,雖能省時,但可能會破壞藥材中的有效成份。

此外,這湯還可加入瘦肉、雪耳、百合、淮山、茨實、無花果、紅蘿蔔、雪梨、海底椰、杞子、龍眼肉等,其中一兩項作配料,可起到更多養生作用。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