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 - 信報
問讀者一個問題:假設你是個只買美股標普500指數ETF(SPY)的投資者,但又經常擔心股災。某一日,你遇上投資精靈,它說願意「保你平安」,將來所有年份虧損都可全數「包底」。也就是說,無論明年標指跌20%或者50%也好,你是零回報,不會有任何損失。然而世上無免費午餐,精靈開的條件是:以後每年,你最多只能獲得10%回報,多餘的就由精靈「袋袋平安」。換言之,明年標指升20%甚至50%,你都只能賺取10%回報。
這筆和精靈的交易是否划算?讀者可以猜猜,文中會有答案。
早前《經濟學人》一篇文章提到3類「搵笨ETF」(原文為「rip-off ETFs」),建議投資者不宜沾手。本文為讀者介紹一下這些「搵笨ETF」,以及它們的「伏位」。
讀者必須留意,「搵笨ETF」不代表一定輸錢,正如「不搵笨」的ETF都可以輸大錢。是否「搵笨」,看的是設計和收費。舉例,閣下買管理費甚低的盈富基金,雖然近年很可能輸錢,但不代表盈富基金本身「搵笨」。相反,若閣下買入一隻每年5%管理費的標指ETF,這幾年可能仍是賺錢,實情卻是「搵笨」。
第一款「搵笨ETF」,名為「半透明ETF」。一般ETF每天收市後會公布持股名單及數量,但2019年開始,美國容許部分ETF一季才披露一次。為何這些「半透明ETF」不想每天都要發布內容?支持者的講法是,擔心基金經理發掘了好股票,仍未買夠卻要向外宣告,對手會「抄功課」,推高股價。
讀者可能奇怪,傳統的互惠基金(mutual fund)也是每季才披露一次持股,有何問題?主要在於ETF每天都在交易所實時買賣。投資者不知ETF背後是什麼東西,如何去判斷買賣價格?「半透明」的後果,就是ETF價格會和真實價值大幅偏離,真正知道ETF背後買了什麼的「內幕人士」,就像完全掌握所有底牌一樣,可以輕易玩弄其他投資者。由於此類ETF實在「太伏」,所以不受歡迎,只有一隻的資產規模達到10億美元。
私人市場資產ETF風險巨
第二款「搵笨ETF」,是「私人市場資產ETF」,投資沒有公開交易的資產。有些客戶以為這代表自己成為「特權階級」,皆因如OpenAI或Space X的私人公司,普通散戶原本不可能參與。但發行商正是瞄準散戶的此種虛榮心理:將心比己,有錢人為何要益你?有好東西怎會受你玩?
此類ETF「伏位」不少。私人公司只需向自身的投資者問責,監管較上市公司寬鬆很多。然而現在公眾會透過此類ETF間接持有私人公司,風險大增。
另外,私人市場的資產缺乏流動性,價格不透明,這種ETF很可能會出現「錯價」。假如投資者拋售此類ETF,發行商可能無法以合理價錢賣出背後資產,將會造成市場風險。
最後一種「搵笨ETF」,正是筆者文首提到的精靈遊戲。「緩衝ETF」(Buffer ETF,又名「Defined Outcome ETF」),就為散戶提供類似的「精靈交易」。
緩衝ETF 發行人有殺無賠
「緩衝ETF」細節千變萬化,但背後「搵笨」的原理一樣。讀者心想:我真的很擔心跌市,有人幫我包底,我願意犧牲潛在回報,就像買保險一樣,不好嗎?不錯,「緩衝ETF」的操作就如買保險,可以「鎖定回報」。問題是保費太貴了!你的智能電話值一萬幾千元,但不應該每年用一萬幾千元買保險。
「緩衝ETF」的玩法,就是跌市時客戶不用輸錢,回報為零;升市時,客戶的回報只得10%。心水清的讀者,當知道關鍵所在:標指有多少年份會跌10%,又有多少年份升10%?更精明的還要想想升市時漲多少,跌市時回落有幾多。
開估:自1980年以來的44年中,標指只有4年跌超過10%,10年都沒有一次;相反,有27年升幅逾10%,佔近六成時間。換言之,發行人近乎是「有殺無賠」,包底4次,但瓜分你的回報27次。
看看具體數字:1980年買標指ETF,持有至今,回報3200%,1蚊變33蚊。但選擇與精靈「買保險」呢?對不起,你的回報只有400%,1蚊變5蚊。選擇和精靈交易後,回報只剩下一個零頭。最終發達的當然是精靈。
為何這樣?因為投資者數口不夠精,忽視了股市升多跌少。此外,長期回報來自複利效應,偏偏複利效應要靠升市滾存。當你「自廢武功」,甘心把10%以上的回報讓給別人,就等於買了超貴的保險,必然讓財富大打折扣。
講到底,這些「搵笨ETF」針對投資者的弱點:虛榮、過分怕輸、追求虛假的安全感,短視及數口不夠精。心水清的讀者會知道,「緩衝ETF」背後就是期權操作。大行有數學家的電腦程式開盤,散戶去對賭,當然是財政自殺。
ETF有很多種,不過一般來說,簡單就是美。愈多「花臣」的ETF,愈多「主動元素」,一般就愈多伏。
最後,筆者有個「黑暗」的投資建議:既然精靈必勝,當然是買精靈。不少此類ETF,正是由貝萊德(BlackRock)發行。該公司當然不會認為合法產品「搵笨」,就像電影《門徒》中劉德華說:「做生意講供求,有人買就有人賣啦,沒有逼你買呀!」既然不少散戶依然心甘情願上釣,筆者作為塘邊鶴,買莊不買閒。筆者持有貝萊德股票,5年就升了一個開,升幅不算誇張,但勝在業務極穩定。
作者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曾任職外資金融機構研究部主管。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