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星期二

文明溯源 - 曾德成

2024年9月24日 - 信報

日前在一個午餐演講會上,講者馬凱碩說到:中國第一項優勢是四千年延續不斷的文明。席間一位年輕美國外交官頗不以為然,對身旁客人說︰今天與四千年前根本是兩回事。

國家歷史長短差異大,形成不可踰越的認知鴻溝。「夏蟲不可以語冰」,缺親自經歷,無從想像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

暢銷書《我的阿勒泰》的作者李娟,生於新疆,長期居於偏遠荒野;然而她寫到︰「我不是一個沒有來歷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雙腳走到今天;我不是一個沒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記錄着這條血脈延伸的全部過程」。她抒發了切身感受,源自血緣的基因,更是文化的基因。

馬凱碩是退休的新加坡外交官,講中華文明四千年是依據過往說法。本世紀以來內地考古學者的發掘和科研新發現,實證我國一萬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明日起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的《中華文明溯源》特別展覽,就是基於研究新成果策展的,主要來自2004年啟動的「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簡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這是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集合20多個學科的數百位專家學者參與探究。

人類群體活動創造了文化,累積到一定程度,脫離野蠻狀態進入文明。至於怎樣才算實現轉折,國際上尚無一致標準。學者曾依據古埃及和西亞文明的特徵,概括出文字、冶金和城市三元素;然而也有其他原生文明不具備這三項,例如中美洲的瑪雅文明無冶金術,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未使用文字。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團隊根據良渚、陶寺、石峁、二里頭等遺址所得資料,兼顧其他古文明的特點,另提出判斷文明標準的方案,著重看生產發展、社會分工和王權的出現;認為不同文明各有特色,而在王權制度方面是共同的。

在良渚遺址,發現了修建於約5000年前、面積相當於4個北京故宮的內城和大一倍的外城;城北還發現長10餘公里的防洪壩。如此規模的工程,足證王權組織能力已達文明階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接受了中國提出的文明定義,以及關於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判斷。

世界上的不同文明經歷發展和興衰,學者辨認出曾有21種主要文明,現只剩6種。四大古文明裏,中華文明是唯一綿延從未中斷的。

中華大地上有多個文明源頭,各族群經過長時間遷徙融合,形成多元一體的格局,這源自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文化上的兼收並蓄、情感上的相互親近。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尤為突出。

中華文明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思想品質,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就是李娟寫到的「根」;能回答得出「我是誰、從哪裏來、現在哪裏、到哪裏去」的問題。

一些人偏執於西方現代化理論的視角,不懂得從文明深度看中國;「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

《中華文明溯源》展覽內容的時間跨度,由新石器時代至夏代;結合正在歷史博物館舉行的夏、商、周展覽,系統提供了精采的歷史課。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