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0日星期六

糖尿病「候選人」 - 伍懷璞

2024年8月10日 - 信報

近年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現已與高血壓、腫瘤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傳統中醫學稱糖尿病為「消渴」,認為其與飲食習慣關係極大,不可不知,不可不防。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的代謝性疾病。現已成為繼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後,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簡稱IDF)的數據披露,2011年以來,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數持續上漲,2021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數約5.37億,預計到204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數約升至7.83億。

古已有之

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代謝分解,這三大物質在機體內經一系列的生物化學反應,產生能量及機體所必須的營養物質。糖類對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代謝活動,必不可少。

但是,當糖類在機體內的代謝出現障礙,即機體內沒有足量可發揮作用的胰島素,就不能正常的產生上述反應,糖類就會在血液中聚集,血糖也會因此升高,從而造成糖尿病。

糖尿病基本可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其最典型的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另還可表現為易疲勞、視力模糊。

但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一旦出現以上典型症狀,說明糖尿病已非常嚴重。

糖尿病被中醫列為「消癉」、「消渴」之列,即口渴引飲為「上消」,善食易饑為「中消」,飲一溲一為「下消」,統稱「消渴」(三消)。

古人認為「消渴」和飲食關係極大。《黃帝內經》載:「其人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意即,消渴患者常食油膩、甜膩的食物。

油膩使人生內熱(口乾口苦、脾氣急躁等),甜膩使人腹部脹滿,故脾運失常,脾熱上溢,導致消渴病。

九大高危

現代科研顯示,全球的2型糖尿病人中,約有70.3%是因不良飲食所致。

在飲食因素中,造成2型糖尿病疾病負擔的最主要因素是全穀食物攝入不足(佔26.1%),其次是精製大米和小麥攝入過多(佔24.6%)、加工肉類攝入過量(佔20.3%)。

由此可見,日常不良飲食習慣,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以下九種飲食習慣者,最可能成為糖尿病的「候選人」:

1、三餐不定時定量,常吃精製澱粉食物如白米飯、白麵包、白饅頭等;

2、晚餐習慣太遲太飽。雖知一天食物分配,應以早餐、午餐為主、晚餐勿吃得太遲或太飽;

3、進食順序習慣為先吃主食,之後才吃少許蔬菜;

4、愛吃太多肉類、加工食物、零食、甜飲甜食、消夜等;

5、習慣吃太快、少咀嚼、愛吃多油、多汁的菜拌飯;

6、雖然吃飽了,卻因避免浪費,每餐慣把吃剩的食物全吃清;

7、吃太少新鮮蔬菜及吃太多紅肉、多鹽、多糖、重口味、煎炸食物等;

8、煙酒過多、或常喝太多含糖飲品、果汁、水果等;

9、常吃高GI(升糖指數)食物、飲食過量、久坐不運動。

糖尿病患者想要有效控制病情,維持理想的生活品質,不僅要積極選擇有效降糖藥物進行降糖治療,更需做好飲食控制,做到科學飲食、營養膳食。

降糖飲食

筆者簡單總結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如下:

一、穀薯類搭配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必須要進行穀薯類搭配,粗細糧食不可缺。粗糧富含營養素,特別是膳食纖維可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上升,同時還含礦物質,可讓患者血糖處於較為平穩的趨勢。建議每日飲食搭配中,穀薯類的粗糧應當佔據30%。

二、蛋白質食物搭配

糖尿病患者需每天食用1個雞蛋及適量的瘦肉。肉類以雞、鴨、魚類為佳,最好不要食用豬肉、肥肉、動物內臟及加工類肉製品。

飲用乳製品,以脫脂或低脂類乳製品為佳。還可多食用一些大豆來替代部分的肉類攝入,建議每日食用的含蛋白質食物,保持在20%左右。

三、蔬果類搭配

糖尿病患者必須每天多吃蔬菜,水果則適量食用。蔬菜和水果必須是低糖如冬瓜、茄子等。如不可避免地食用了高糖類蔬菜,就必須同時減少主食。建議每天食用的蔬果,應保持50%左右,水果宜在每天10時左右進食。

四、合理的烹調

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食物的烹調方式,優選清蒸、燉煮和涼拌等方式,食物保持清淡、不油膩、少鹽和低糖的狀態。烹飪食物時選用植物油,同時要嚴格規定每日食用油和食用鹽的總量,每日的植物油攝入量保持在20克以內,鹽的總攝入量保持在3至4克。

五、進食順序

建議糖尿病患者必須要保持一定的飲食規律,不隨意、隨時地進食,還要講究順序。

通常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或想控血糖者,可參考以下中醫名句,來因應自己情況來在飲食上,有助降血糖:「先菜後飯,血糖減半;先飯後菜,血糖翻番;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愈喝愈胖;早要食好、午要食飽、晚要食少」。

資料研究員:曾穎雯中醫學博士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