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5日 - 信報
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及「防止『內捲式』惡性競爭」,不過與此同時,內地餐飲業似乎愈「捲」愈猛,繼所謂「窮鬼套餐」流行後,近期百勝中國、海底撈、九毛九等多個大型集團也加入「劈價戰」,被形容為「價格回到十年前」。餐飲降價理論上有利於消費者,但「平到得人驚」也會引起顧客疑慮,尤其有見於通脹及GDP增長表現,「賤物鬥窮人」殊非好事。
話說在三中全會閉幕後,中央政治局上周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多個重點方向,包括「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等。同時,會議特別提到「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捲式』惡性競爭」,這是「內捲」一詞首次出現於中央層級會議公報,格外受關注。
內捲(involution)原本是一個哲學及社會學術語,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以之與「演化」(evolution)作出對比,認為內捲的主要意涵是「退化復原」。及至1963年,美國人類學家Clifford Geertz出版《農業的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生態變遷的過程》一書,嘗試解釋印尼爪哇的農耕水準為何一直落後,他歸因於急劇增長的人口受困於有限的耕地,加以缺乏外來先進技術輸入,人們只能更加賣力耕種以求果腹,沒餘裕推進技術或模式變革,最終隨着土地愈趨貧瘠,令生活更艱苦,構成惡性循環。
「窮鬼套餐」逐漸流行
自2018年起,「內捲」一詞開始在內地坊間流行,主要形容職場及行業上惡性競爭情況。例如一家公司原本朝九晚五上班,但部分員工為博表現,把工作攤長來做,每日加班一粒鐘;其他同僚為免給比下去,遂掀起「加班競賽」,打工仔都變成「九九六」(朝九晚九,每周工作六日),工作績效卻未必有增加,「加辛」而無「加薪」。
此外,內地經濟近年廣泛上演「劈價戰」,以電動車為例,各品牌一邊大力投入研發,一邊割喉式減價,結果經營者難以有利可圖,持續性成疑。亦有論者指出,「內捲」原本乃指無效競爭,中國的電動車等產業之「內捲」則似乎有助促進競爭力,包括憑着「平靚正」橫掃海外市場,把很多國際車廠「捲」到喘不過氣。從「做大個餅」角度看,「中國式內捲」未必完全是壞事。
無論如何,「內捲」在整體上愈來愈引起警惕,近期最受議論的是餐飲業,皆因價格出現愈來愈低的趨勢。例如早前流行各種「窮鬼套餐」和「窮鬼三件套」,部分食肆推出低至3元(人民幣.下同)的自助早餐,以及不少打工仔用泡麵、榨菜、可樂等「三件套」來解決晚餐。
大型集團加入割引戰圈
這股割引風潮令大型餐飲集團也加入戰圈。好似百勝中國旗下Pizza Hut推出9.9元套餐組合,包含一份panini意式三文治及一杯飲品,奈雪的茶、7-Eleven、Lawson亦相繼提供6元至9.9元的早餐選擇。與此同時,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等火鍋集團爆發減價戰,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現時在內地連鎖店打邊爐,人均消費只需約50元,較過去兩年的100元以上銳降逾半,此價碼被形容為返回十年前。
部分食肆還乘機製作口號,例如廣州火鍋店集團「陳記順和」近日打正旗號聲稱「價格回到十年前」,宣傳全線分店每碟鮮牛肉降價至28元,跟十年前一樣。更甚者,快餐店集團「鄉村基」進一步標榜「價格回到2008年」,每份宮保雞丁飯、薑爆鴨絲飯會員售價只需11.99元。
須提防「賤物鬥窮人」
餐飲降價理論上是消費者佳音,但亦可能「平到得人驚」。恰逢近期圍繞食油、預製菜等食品安全問題廣受關注,難免令顧客擔心在「超平價餐飲」背後,商戶會否「將貨就價」,例如採購來源不明的可疑食材,以及在製作工序、衞生等方面有所忽略。江蘇南通一家食肆早前被舉報,指其為了「預防顧客腹瀉」,居然在烹調每款菜式時添加「慶大霉素」(Gentamicin),該種抗生素若攝入過多或會導致耳聾;當地公安已查明事件屬實,並拘捕兩名涉事廚師。
講到底,從經濟學角度看,維持溫和物價通脹(例如美國聯儲局把通脹率目標定於2%)屬最理想狀況,通脹過高或陷入通縮皆非好事。以餐飲業為例,價格愈「劈」愈低,不但損害企業利潤,亦不利於提高從業員的福利和收入;倘若更多行業開打「內捲戰」,恐會拖累整體經濟及消費市道陷入惡性循環。日本經濟自八十年代起被視為墮進「迷失三十年」,其中一大因素正是物價持續通縮。值得留意,日本在「迷失」之前已是全球人均收入最高國家之一,相反中國現今仍屬發展中國家,「賤物鬥窮人」更加需要提防。
正因如此,最新的政治局會議還強調「經濟政策的着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要多管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願」。隨着中央政府日益重視「防內捲」、「促消費」,且看能否扭轉餐飲等行業價格狠勁內捲的困局。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