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星期六

大暑民間習俗 - 伍懷璞

2024年7月13日 - 信報

本年7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裏的大暑。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天氣酷熱,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段。大暑節氣,最重要的是防暑降溫,民間亦有許多送暑、防暑習俗。

元代吳澄所編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載:「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在每年的陽曆7月22日至24日間。「暑」為炎熱之意,「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

濕熱交蒸

「濕熱交蒸」此際到達頂點,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以安度「苦夏」,民俗亦有許多送暑、防暑的傳統。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裏,元澄把二十四節細分為七十二候,每個節氣有三候。

大暑一候是「腐草為螢」:螢火蟲產卵於落葉、枯草上,經幼蟲、蛹而至成蟲,大暑時卵化而出。從前古人缺乏生物知識,誤以為螢火蟲在此時由腐草變化而生。

大暑二候為「土潤溽暑」:「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此時土壤高溫潮濕,很適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

三候「大雨時行」: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

大暑正值「三伏」中的中伏,所謂「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此時正是一年之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段。

東漢劉熙《釋名》載:「暑,煮也,熱如煮物也。」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濕熱熏蒸,人如在蒸籠之中。

民間稱「大暑到,暑氣冒」,大暑的熱並不單純是太陽直射的乾熱,而是通常所說的悶熱,濕氣蒸騰加上太陽照射,故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之說。

降溫為重

中醫理論認為,夏季暑氣大,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主心,暑氣傷人先傷於心,並有「中暑熱,中氣虛而受於暑」的說法。

大暑時節,人會感到酷熱難耐,暑濕之氣乘虛侵襲人體,使人心氣虧耗,導致中暑發生。因此,大暑節氣的養生重點是防暑降溫。

對付中暑,重在「防」。尤其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避免在烈日下暴曬,盡量不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外出活動,還要注意室內也宜降溫。

二、外出做好防護工作,備好遮陽傘、遮陽帽、遮陽手袖、太陽鏡、防曬霜等,並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

三、合理安排工作,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和休息。

四、及時補水,每天至少保證1.5至2公升水的攝入量。

五、飲食上以清熱消暑為主,宜多食用粥、湯、飲品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可選用荷葉、綠豆、薏苡仁、瓜類等原料煲成消暑、祛濕湯品或粥類。

亦防陰暑

暑邪致病,有陰陽之分,在暑熱或高溫環境下作業而中暑者,屬「陽暑」,俗稱「中暑」,與之相對的便稱為「陰暑」。

按照中醫理論,陰暑主要是因風、寒、濕邪侵襲機體引發,常在季節轉換時,因過度貪涼而致。

大暑時,若過於避熱趨涼,就可能導致風、寒、濕侵襲機體,從而引發「陰暑」。一般主要病狀有發熱惡寒、無汗、腹瀉腹痛、身重疼痛、神疲倦怠、關節痠痛、舌質淡、苔薄黃、脈弦細等。

以下幾種情況易致陰暑:1、夜間露宿室外,或坐臥於陰寒潮濕之地,或在樹陰下、水亭中、陽台上乘涼時間過長;2、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3、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4、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

大暑時節,送暑、消暑是生活的主題,古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了很多防暑降溫之法,有一些逐漸形成如曬伏薑、喝伏茶、三伏灸、過大暑、喝暑羊、吃仙草等民俗習慣並流傳至今。

曬伏薑:河南、山西等地多有曬伏薑的習俗。

人們在三伏天時,將生薑切片或榨汁,再與紅糖攪拌,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胃寒、傷風咳嗽等有奇效。

喝伏茶: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江浙一帶人們在大暑時慣飲伏茶,這是一種特別配製的消暑茶,常以青蒿入茶,再配上陳皮、六月霜、白菊花、十滴水製成茶包,清熱解毒。

三伏灸:民間有大暑「燒伏香」的傳統,一種是祈福活動,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有一種即「三伏灸」,在伏天裏用藥香熏烤特定的穴位,相對可治療頑固的疾病。

過大暑:福建莆田人有「過大暑」習俗,在大暑當天,(按身體情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以滋補元氣,親友之間也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喝暑羊:大暑還有吃羊肉的傳統,如山東等地,在大暑日(按身體情況)喝羊湯,俗稱「喝暑羊」。

民間以為大暑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吃羊肉、喝羊湯,出得一身大汗,可排出身體內的積熱和毒素,有益健康。

吃仙草:福建、廣東、台灣等地有大暑「吃仙草」(即港澳地區的涼粉)習俗,講究吃涼性食物以消暑解毒,當地民諺還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的說法。

資料研究員:曾穎雯中醫學博士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