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星期三

拚經濟的「3W1H」 - 劉炳章

2024年7月10日 - 信報

目前社會對經濟前景有兩種聲音:部分人認為香港已「玩完」,政治上香港的高度自治空間和自由市場收縮,經濟上內地陷入3D(debt債務、deflation通縮、demography人口)陷阱,香港也難有起色,加上復甦不似預期、內地客減少等,讓人憂慮。另一方則堅持香港「一國兩制」的機遇總比困難多,已走出最艱難的3年疫情,未來在國家發展的賽道上,香港有其重要角色,「唱淡論」可以休矣!誰是誰非?不妨先以「強弱危機」(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分析,大致為香港現況「把脈」。

關於香港的強處,大家耳熟能詳,包括「一國兩制」、完善的普通法體系、高度國際化、自由市場等,以及前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所指香港人「can do」的精神、中西中介、企業精神等特色,發揮出超乎比例的體外經濟和文化力量。香港的弱點也很明顯,土地資源有限、產業結構狹窄(偏向金融、貿易、房地產等)、經營成本高昂,基本變動不大。香港的低稅收環境是一大優勢,但同時導致政府在擴寬稅基、福利有掣肘。無疑,壓縮不必要的開支有助節流,但透過加稅、加費「開源」則是飲鴆止渴,破壞根本競爭力;面對財赤,反應減稅,甚至不惜赤字預算,對社會增加投資,帶動及吸引企業投資、刺激經濟、紓解民困,做大個餅後,稅收自然增加。

危與機屬一體兩面

當前我們面對的最大威脅,莫過於西方勢力為遏制中國而對香港「去兩制化」,國際資本誤解香港政治經濟狀況,甚至受壓被迫撤離,皆是西方的高大罌粟花綜合症(澳紐流行用語Tall Poppy Syndrome,意思是把最高大的罌粟花頂部切去,是一種意識形態,當一個人達到某程度上成功的時候,就會惹來其他人的妒忌、批評,甚至恐慌,帶有反智主義);另一方面,大灣區的融合發展為香港帶來低成本市場的競爭,一些行業無疑會受打擊,我們只能適應時勢;但大灣區的龐大市場近在咫尺,是難得的機遇。危機和機遇很多時候是一體兩面的,「危」是倒逼我們進步的動「機」。

香港的機遇來自內地及全球(尤其是全球南方),潛力尚未充分發揮。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年初宣讀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及到香港的諸多角色機遇,比如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及產業鏈優化升級,善用香港所長的第三產業(如貿易和相關服務)服務國家的第一、第二產業達到高質量發展。如以香港的認證檢測和品牌服務,為內地農產品及工業製品增值、拓展國際市場。在剛過去的七一,國家推出新的惠港政策,如開放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的申請資格至非中國籍永久居民,進一步便利人才流動,增強香港對外籍人才的吸引力,更能凝聚在港非華裔族群的向心力。

國際管理學院(IMD)近日發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上升至全球第五,「國際貿易」和「商業法規」排名第一。港府堅定市場信心的措施、盛事活動和外宣具有不錯的成效。整體而言,雖然西方的確具威脅,但國家的支撐也強,而且香港優勢不見褪色,與國家合作發展高新產業(這正是對香港弱點的對症下藥)、積極「拚經濟,求善治」,正是最能有所作為之時。

要更仔細具體回答「拚經濟,如何拚?」這個大問題,筆者從What、When、Who(and For Whom)和How細想。

首先是What:拚的是什麼領域/範疇?首先是鞏固及提升我們的固有的金融、貿易、專業優勢,吸收全球資本,包括發展總部經濟,配搭我們優質的資產管理業務,爭取更多內地企業來港設立總部。內地資產來香港證券化等領域,我們基本擁有了利好條件,只差「臨門一腳」,可以主動出擊,聯繫內地各商協會、貿促會、企業等,上門尋商機,甚至在有把握的領域「不成功,不收費」或包銷,爭取業務。

面對國家不斷擴大對外開放,香港中介人角色淡化,但我們不能放棄貿易,更需要積極發揮品質檢測、品牌打造、廣告及代理營銷的優勢,瞄準跨境電商勢頭,構建內地—香港新電商合作模式,大力發揮香港能為內地商品增值、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

同樣重要的還有創科產業,科技提升整體生產力,也是香港和內地合作的主線之一,但急不來。香港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基礎科研實力雄厚,多次獲得日內瓦及國際的多個發明獎及創新獎等,但一直困於轉化率不足,亟需把本地科研成果變現為商業價值。

此外,在航運服務業,我們也可發展海洋經濟,包括海事金融、海事法律和航運保險,為保險、金融、法律等本地人才開拓新業務範疇。

至於消費、旅遊等,在經濟中佔比不大。消費受制於本地經濟增長放緩及財富萎縮、市場需求減、利息高企,社會資金流動性不足,作為短期紓困及增加流動性可以催谷,更重要的效益在於提振社會信心。科技加持的「新質生產力」會提高傳統生產效率,但經濟系統不能只有生產供應,沒有市場的消費需求。高科技賦能的產品愈有市場,愈能使商家更新迭代、精益求精,因此也應該適當提振消費,好讓兩者良性互動。

香港的經濟出路,就是要拚高端、高質量、高增值,發展新經濟、新領域、新業務;拚的是高端科技及服務人才的質量,而不是拚低成本。

對於Who and For Whom的問題,主要是新時代下我們是誰、我們合作的對象、市場在哪?香港要善於連結全球與國家,目前除了內地市場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之外,國家對外倡議並拓展「一帶一路」,積極參與全球南方(Global South,西方陣營以外各國及地區)、金磚五國(BRICS即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及南非)、上海合作組織(SCO即中國、俄羅斯、印度、哈薩克等中亞一些國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即東盟十國、中國、日本、南韓、澳洲及紐西蘭)及中東地區等的發展。香港既是中國的一部分,又是世貿組織的成員,聯通世界,應利用國家的關係,獨自或連同內地企業「掹衫尾」(比喻靠關係得到。五六十年代,成年人可以憑票多帶一個小孩入戲院,筆者孩童時不時在戲院大堂,伺機抓住成年人衫角混入)在此等國家及地區積極發掘商機,拓展業務。

過往香港內地「前店後廠」屬於簡單的區域分工,今日我們與內地共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更重視人才、新技術、國際技術、無形資產(如知識產權)的交流。「前店後廠」要升級至「前研後產」,將香港研發成果,結合內地強大生產能力,轉化成有價值的商品、技術及服務;我們需要開放新思維,打破香港與內地各自的官僚主義桎梏,創新更多合作模式。

在應對西方打壓,筆者樂見香港正在加緊向中東、「一帶一路」、東盟等國家及地區開拓新機遇,積極爭取加入RCEP,除司局長外,特首李家超更不時親自領軍;又例如中東等地,具有龐大的後石油產業轉型需要,迫切為資金尋找投資出路及非石油經濟發展,是香港要爭取的大客戶及經貿投資機遇。

至於How和When(各項發展的緩急先後)的考慮,限於篇幅,筆者先舉一些簡便可行、有基礎的提議拋磚引玉。

不可長期依賴輸血

短期外來投資FDI及出口受制於環球整體經濟疲弱、美國惡意遏制、保護主義、內地經濟增長放緩等造成不明朗因素,短期自救方式可以基建作內部投資刺激經濟。未來十多年,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公屋建設等龐大基建計劃,除了以千億計的投資外,更可帶動及提振一連串行業經濟活動,乘數效益迅速見效;但錢從何來?香港銀行體系內有16萬億元,正在休眠賺高息,政府可以發行債券,並以高於銀行的利息售予市民(亦可直接禆益市民),即使激活10%,也有1.6萬億元,相比當年機場十大項目涉資僅僅不足1600億,已激活香港經濟近10年,直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為止。

在催谷消費上,港府疫情期間派發多輪消費券,支出以千億計,有一定提振作用,但效果略嫌不足,部分市民甚至合謀套現。

能否考慮配對式的消費券?例如推出類似台灣「三倍券」的自願性參加消費計劃,假設商舖預計虧本的成本,可化作1萬元消費額加入計劃,而市民個人自己出資1萬元,向政府購買價值3萬元的指定消費券;這將提高個人的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促使個人額外購買原本沒有計劃購買的商品或服務,提振內循環的經濟乘數效應,如配合政府的退稅、減差餉等,效果更加可觀。

港人北上消費阻不了,但商會可發動會員企業,給予內地居民配對消費券計劃,例如商企出1萬元,內地居民出1萬元,向商協會購買價值2萬元的消費券,可在參加計劃的任何商企購物消費等,甚至提供免費跨境交通,吸引來港消費。

短中期內,政府應為香港建設提速、提量,加快行政效率,有百利無一害。記得兩年前,本屆政府上任時,一位高官於私聊中問起,為何過渡性房屋、簡約公屋等可以兩年完成所有審批及建築並入住,而永久公屋要6、7年時間?為何環評如此冗長?筆者向他建議用同樣原理,簡化審批程序,如同一區內有不同項目正在進行,同區的環評應可通用。行政效率夠快,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世界。

至於中至長期,隨着新經濟的出現,我們必須轉型升級,不可只依靠房地產等少數行業,需善用固有優勢吸納內地及國際資金。香港的法律體系可滿足國際資產證券化交易的法律需求;就如亞太結構融資公會聯席召集人張秀芬曾指出,完善本地的SPV(特殊目的的實體公司)體系制度,及升級「債券通」至更友好滙率、更低資產證券化門檻、明確稅務安排等輔助措施,香港便可開展跨境資產證券化的試點。即使中央政府一向特別關顧香港,如近期進一步放寬內地來港自由行城市等,我們也不可長期做「伸手黨」依賴中央「輸血」,必須自己「造血」:發掘新市場、新經濟,如為內地產品、服務增加附加值,發展2.5產業等(可參考筆者4月3日本欄拙文)。

不久前,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在香港設立香港開發銀行(港開行),提供中長期大額貸款,下設開發性股權投資公司和投資銀行,不但要有港府及中央的控股,且要有更國際化、市場化的股權結構,向全球發債,利用全球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公屋、加快舊區重建,推動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筆者認為建議十分有創意,不但可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能以發債所得,投資基建、創科、高端製造業,與香港投資管理公司拍住上,兩條腿走路,推動香港經濟短期復甦和中長期轉型升級。

正如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所說,香港精神是香港長盛不衰的不竭動力,「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創新創造中實現香港新突破、再崛起。」

香港專業聯盟主席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