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星期二

耐性修養 - 占飛

2024年6月18日 - 信報

社會變遷會改變人的道德價值。以前,中國人百行以孝為先,現今不再;西方古代重視honour,現今不再。

進入數碼及AI時代,受影響最大的德性(Virtue),應是耐心或耐性(Patience);無他,日夕與手機、電腦為伍,轉換網頁速度以秒計。習慣了,專注力和耐性均隨之下降。

美國有調查顯示,在二十一世紀初,購物網站的網頁一旦超過4秒才下載,三分一網購者會不耐煩;若須6秒,三分二網購者會離開,往另一個網站。這便是所謂「4秒規律」,即任何網頁必須在4秒以內下載,否則無法留住網民。到現今有了5G寬頻,「4秒規律」已給「四分一秒規律」取代;最近,香港馬會的投注網站和apps偶然下載太慢,無法在四分一秒內投注,便引起不少馬迷鼓噪。

人類眨眼平均花400毫秒。現今,幾乎所有社交網站,只須250毫秒下載新網頁。短視頻一個接一個播映,務求留低網民不轉台;電影和錄像串流平台未能在十秒內播放,網民便會離開。所以,網上廣告片大多只有5秒左右,10秒以上已經算太長,吸引不住網民。習慣了5G寬頻的遊客,去到網速較慢的地區,便渾身不自在;寬頻已成為現代化的標杆,沒有5G等於「落後」。試問人怎會仍有耐性呢?

即時滿足

耐性是什麼?西方哲學家大多定義為:有勇氣面對無法避免之苦痛的美德。國人有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吃得苦中苦,正正耐性。相對於「即時滿足」,耐性是「延後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甚至沒有滿足。切勿誤解耐性是能力或性格,雖然有些人天生脾氣好,不易動怒,耐性並非生而有之,故非性格,亦非能力;耐性是美德,要修養才得之。

在古代匱乏社會,視耐性為最重要和至高無上的德性。無他,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上天災、失業、失戀、失婚、重病等等,非人力可以挽回,只能耐心忍受。沒有耐性,便可能精神崩潰,抑鬱甚至躁狂。有學者認為:現代化社會之所以愈來愈多人患上精神病──達六分一以上人口──除了政治、經濟榮衰難測、工作壓力大,現代人失去了忍受苦困的耐性,亦是原因之一。

丹麥著名哲學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1813-1855),在以真名發表的《十八訓導書》【註】第九篇《你們當在忍耐中贏得靈魂》,引述《路加福音》第21章19節云:In your patience possess ye your souls(King James版),中譯為:「你們常存忍耐,就必保全靈魂。」

齊克果指出,耐性並非東西,亦非克服困苦的工具。東西和工具是物,物是外在的。《路加福音》說的耐性,是自我一種「狀態」(Condition),他名為「內在耐性」(Inward patience)。初生嬰兒未有自我,也未有耐性。嬰兒想要什麼,就要「即時滿足」,得不到即大吵大鬧。人漸成長,建立自我,修養而得「內在耐性」。

擁有世界

一般人理解的耐性,只是「外在耐性」(External patience),即是處理物和人際關係的耐性。釣魚、創業、教養孩子、醫病、練習瑜伽等等,欲速則不達,需要「外在耐性」,這種耐性僅是達到目的之工具。有時候,為了達到目的,反而「沒有耐性」(Impatient)。齊克果舉例,要魚獲豐富,用魚網捕魚,勝於垂釣;下棋要快人一着,才能取勝;投機更不能太有耐性,正所謂:「執輸行頭,慘過敗家」也。

大多數人都關注財富、事業、名聲、家人子女、美貌、健康等等外在世界的東西,務求像耶穌說的「擁有世界」,生命就在追求「擁有世界」中不經不覺的流逝。可是,人愈成功,「擁有」的物、人愈多,便愈成為外在世界的一部分──齊克果稱之為被世界「擁有」──自我的「內在性」(Inwardness)便相對的愈消減,停止「提升」(Upbuilding),如耶穌說的「失去」靈魂。可是,外在世界變動無常,是非成敗轉頭空。死後,一切外在的物再無法「擁有」。面臨死亡時,自我何來「內在耐性」去面對呢?

(註)英譯本Eighteen Upbuilding Discourses。齊克果開宗明義指出,此書是對話,並非佈道,亦非訓導,主旨是探討自我「提升」。何以內地譯本以「訓導書」為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