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1日 - 信報
城市財困非罕見,近期如美國紐約市和英國伯明翰市都發警示,稱有「破產」之虞。其實市政當局不會如企業般破產,總能夠運用權力開源節流,恢復財政平衡;問題只在於代價由誰擔負,那便是政治。
過去一年,紐約市長亞當斯屢講市府面臨財政危機,照顧新移民等各類開支增加。為壓縮赤字,他提出對圖書館、幼兒園和環境衞生等削減預算。另一個辦法是加稅,但有反對聲音說這會驅使富裕市民遷離,像3年前新增稅階之後,據稱身家逾百萬美元的市民減少了一成,影響到稅收。
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近年高喊財困,已停止所有「非必要開支」。月前觸發危機是因市政府無力支付僱員的同工同酬追索,只得發出「第114條通知」,意味實際破產,由中央派專員監督清理財務。
過去5年間,英國至少8處地方議會都發出了「第114條通知」。調查顯示,各地市政機構財政能力普遍下降,陸續採緊縮措施,三分之一的地方圖書館已關閉,公共交通裁減班次。
多個由工黨領導的地方議會,與保守黨的中央政府爭議資源分配。地方上說許多福利成本都增負擔,高通脹更添壓力。首相府則反指地方應該管好本身預算。派到地方監督清理財務的專員,被指只着眼於短期平衡,不顧長遠發展,例如往往為求套現而同意出售一些歷史性的建築物。
有智庫不久前擬訂全英振興經濟戰略,倡議把伯明翰和曼徹斯特打造成為嶄新的服務業中心。如今傳媒提出質疑說,實現這宏圖目標,首先要能夠吸引高級服務人才前去定居,但在各項削減、關閉下,只會導致更少音樂、藝術,更多垃圾、坑窪,如何吸引到人才呢?
城市化是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近數十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大量人口從農村流入城市,出現了多個超大、特大城市,逾億非戶籍人口已在城市落戶。經歷從地方逐步上到中央任職的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期關注城市工作,發表過不少論述,提出「人民城市」理念。
具有指導意義的中共二十大報告裏,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章中,寫進了「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要求「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習近平說過,「粗放擴張、人地失衡、舉債度日、破舊環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中國城市建設強調走新路,歸納為以人為本、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四方面。
城市是龐雜系統,城市工作需要系統思維,注重統籌。依習近平所說需「五大統籌」,包括︰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以統籌達致綜合平衡,促進均衡發展。
如果忽略了統籌,只顧片面建設而不理會綜合代價,不論是對城市全局抑或專門職能的局部區域,都會產生問題,需後續解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