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 - 信報
Disinformation,即有目的誤導,不同於Misinformation,後者僅為錯誤資訊。早前《經濟學人》封面文章談到Disinformation盛行,所針對的是俄羅斯及中國等利用AI在網上進行政治宣傳(Propaganda)云云。然而,當前「新冷戰」下的政治攻訐,美西方陣營豈又沒發布Disinformation?
單在香港,非但見盡Disinformation之猖狂,所涉範圍且不限政治層面,連帶經濟社會議題亦然;此外進一步言,資訊選取只談其一、不談其二,以致公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筆者稱之「Hid-information」的隱訊問題(Hide的被動式),同樣值得高度關注。
長洲賓客少?只報其一
就以最近長洲太平清醮為例,究竟人流是增是減?有媒體上午便報道大字標題說,長洲人流不及從前云云,理由是訪問到有市民指,碼頭排隊人數不多。
畢竟,單憑一個街頭訪問,一位市民的觀察又能否反映宏觀狀況?街訪的重點,從來不是取得大數據,而在反映坊間意見及感受──大數據的統計,當然要交專業的統計了。其實,被訪者的說法未必有錯,排隊人數不多或因船公司較前更有效地疏導人潮,今年便最多同時間安排6班船往返;錯在媒體「如獲至寶」般把相關負面訊息放大,包括沒有認識到增加供應對滿足需求的作用。
如果媒體沒有存心誤導,那麼報道當然不屬Disinformation;如果被訪者的觀察正確,那麼可能連Misinformation也不是。然而,查最終客觀效果,又會否向讀者傳遞出不盡不實的訊息?理想的做法,肯定是把事件的準確全貌呈現出來,而非Hid-information即隱藏某些資訊,不論這是主動為之抑或是無心之失。所謂全面,就是包含正反、好壞、供求等的辯證二元性(或多元性),非僅片面地只涉一元。
辯說報道沒有一字一句錯誤,又或真箇還原了被訪者回應,無疑是個推搪,亦不負責任;退一萬步說,假設引述某人文章時發現錯別字,亦好應以括號提醒正字,道理簡單不過,而非明知而隱去不談。
餐飲好差?往壞處演繹
歸根究柢,為何有此問題出現?今日香港最大的Disinformation或Misinformation的源頭之一,乃是「北上消費」:一方面基於「小香港主義」借以貶抑香港,包括連留港的都因循了「攬炒」調子,另方面又有「大香港主義」作祟看扁內地,炒作逆向的「南下消費」貢獻有所不如。上述例子裏,由受訪者關於長洲賓客遜從前的印象,到編採單位選擇以此大字標題,正正受此「風向」左右。甚至乎,「風向」還造成「條件反射」,彷彿「任何香港問題一律歸咎北上」,情況如同「萬能key」。
基於「攬炒」餘波,有股風氣仍對「妄自菲薄」樂此不疲,以致任何事情均往壞處聯想、往壞處解讀。為何排隊人數不多?潛台詞就是因為北上消費的負面打擊吧,不會全面地想到是受惠船公司安排。
另一近期例子,乃是五一旅遊業情況,有業界指生意不及從前云云。實情如何?還待統計處滯後發表5月份的消費數據。
不過,根據入境處每日發布的出入境數字,為期5天的五一假期共有76.6萬人次內地客來港,雖然未達目標的80萬人次,其中橫跨整個廣東的大暴雨無疑窒礙了遊人興致,但即使納入天氣因素的不可抗力打擊,按年比較同期南下人次還是增長22%──由是觀之,埋單計數今年香港五一情況算不算理想?
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比較基準可以是一年之前,亦可以是疫情之前;只怪政府所訂的比較基準(目標)訂得太高吧,以致輿論有基礎去談內地客來港不似預期,而非聚焦於按年升幅其實不小──畢竟,「風向」是貶抑香港,當然「報憂不報喜」或「隱喜不隱憂」,拿個高基準、大跌幅來談。
同樣地,以上或稱不上Disinformation或Misinformation,因為媒體只是在選擇取捨上傾向唱淡自己吧;可是,有飲食業界代表頻吹淡風,說法甚至可能不符事實,亦即信口雌黃居多,則無疑影響公眾對市況的認知,坊間亦不應犯上訴諸權威的謬誤。
在五一假期間,有人頻潑冷水,連日受訪都拋出連串數字,包括:五一旅客人數不達標、首天整體食肆生意較平日少一成、內地客的人均消費跌逾兩成、其在飲食上的人均消費從疫前500元減半到今年僅250元至280元、又謂期間業界的內地客生意額從3億減少三成至2億,云云,一言以蔽之就是「跌跌跌」。
如前所述,統計處尚無5月份數據,故此暫時無法對證;惟弔詭的是,為何有人卻可言之鑿鑿,彷彿比統計處更早掌握每日大數據?
事實上,早前一個廣為人引述的數據,即某餐飲業人士估計未來一段時間有3000家食肆結業云云,同樣缺乏實數支持或印證,簡言之即胡謅。事實上,正當有人關注結業潮,全面真相是否亦有新店開張?慶幸地,媒體後來亦多全面平衡報道了,近期好些新店還成為全城熱話。
窮遊?不過夜「一南下抵兩北上」
有人亦形容說「平日食肆生意好差」,然而,查已公布的統計處食肆收益總額,今年首季達到282億元,優於去年第四季的274億元,亦好過上一季的271億元,也勝過去年同期的276億元,反映香港餐飲市場正在穩步復甦。另從已公布的餐飲股業績看,由經營快餐店的大家樂發盈喜料去年利潤增2倍,剔除疫情資助計算更增4倍,到中價檔次的太興升20%、敍福樓升13%……由是觀之,到底香港餐飲市道「差」在哪裏?真相反而是「升升升」。當然,不排除個別業者生意慘淡,亦不排除今年五一及第二季數字可能回落,而今年首季食肆收益亦只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0%;90%的恢復率是否「好差」可能見仁見智,但從趨勢上肯定是正在「好轉」,一季勝一季。
即使撇除按年比較,上市企業也至少有賺,而非蝕住做。凡此種種的「好」,往往遭人略過不談,又是否一種「Hid-information」?
岔開一筆,有關內地消費減少兼降級的說法同樣不絕於耳,但在港上市的不少內地消費股卻業績不俗。
的而且確,「南下消費」無論人次抑或總消費額,均未恢復到疫前之前;可是,要說內地客皆是「窮遊客」、「不過夜」,肯定同樣不盡不實。有沒有窮遊內地客?總有。有沒有不過夜內地客?亦有。但個別微觀的案例,卻不足以反映宏觀狀況;全面地想、逆向地問,難道「北上消費」又沒有「窮遊客」、「不過夜」?更重要是,「大數據真相」跟上述說法頗有出入。
旅發局一直統計旅客的在港人均消費,最新2023年的年刊顯示,內地過夜客在港人均消費6495元,這數字的確較來自美歐等的長途客、以至來自亞洲的短途客少,兩者分別為8435元和7941元,亦較2016年至2018年的逾7000元減少10%;可是,要在內地客與窮遊客畫上等號,數據上實在無法苟同。
值得留意的是,2023年香港剛恢復全面通關,所以數據或難準確反映旅業實況,譬如上半年的內地客、長途客、短途客的過夜客人均消費便分別為7605元、9205元、10121元,相信是通關初期較多商務客急於來港所致;對比疫前,長途客和短途客的相關數字分別僅6000元和5000元,亦足以證明去年初通關數據的受干擾程度。
至於不過夜客,2023年來自內地的人均消費額為1383元,不單較長途客和短途客分別的985元和905元多,更倍多於深圳傳媒去年10月指港人北上人均消費約673元人民幣,亦即單計不過夜客已經「一南下抵兩北上」。由此看來,即使不過夜客,內地客又是否窮遊?如果他們是「窮遊」,我們豈不就是「超窮遊」?假設,有人訪問到幾個「超窮遊」的北上港人,難道又可大做文章,以偏概全地建立所謂「港人窮遊」印象?
旅發局的酒店入住率月刊,也反映業界生意非輿論描繪中慘。最新香港酒店入住率的確不及從前,最新3月份為84%,而2019年3月份則高達92%。
可是,跟前述的排隊人龍受供求關係影響一樣,查當時香港酒店房間數目為83138間,而現時則增至90501間;小學生的數學題,當分母增加了,即使分子增加,所得比率也可能變小。粗略地計,疫前疫後的3月份入住情況,其實相差不遠。其中針對內地客,旅發局的年刊統計劃分消費分類,其於酒店賬單的總消費去年就接近178億元,遠高於長途客和短途客的48億元和66億元。誰質疑內地客對酒店業的貢獻低?
再岔一筆,前文〈考究新加坡Taylor Swift效應〉留下尾巴,現可補充新加坡已公布的3月份即Taylor Swift演唱會期間的酒店業統計。當地官方資料顯示,該月酒店房間收益明顯上升,甚至創出有紀錄以來的單月最高,足證演唱會的確具有吸客效應。
可是,按月所增的約4200萬坡元(約2.4億港元),並不能全部歸功於演唱會,畢竟如前所述,新加坡3月份旅客人數往往按月反彈。另外,以酒店規模劃分,100間房間以下的酒店入住率大增3.7個百分點至84.7%,而300間以上的則微增0.8個百分點,101間至299間的更微跌0.1個百分點,顯示期內訪星的額外旅客不屬「貴客」,跟前文觀點吻合。
其中,雖云有報道指某酒店的Taylor Swift主題貴價套餐很快被搶購一空,但查3月份的平均房價,按房間數目劃分大、中、小型酒店的按月增幅分別為0.1%、1%和9%,亦突顯了期內額外訪星的追星旅客多屬「窮遊」。
當見到她所招來的都是「窮遊客」,那麼香港又應否搶攻Taylor Swift經濟學?若然演唱會期間,香港入境及酒店數字顯示當中「窮遊」人士較多,我們又應否柴台?過分吹捧Taylor Swift經濟學,本身又是否一種Disinformation或Misinformation?至少必然是Hid-information,因為根本乏人跟進查證其實效如何,包括早前吹捧其效應超卓的。
「首遊族」與「重遊族」之別
內地客人均消費減、不過夜客增,乃是不爭事實,但就毋須批評太過,包括誤以為相關旅客貢獻低。
畢竟,時代不同,今非昔比,內地客來港旅遊的水喉,不可能歷久常新、長注長有。再以港人為例,即使酷愛日本,目的地亦多從東京轉至使費較便宜的福岡之類,繼而從多購物轉至多追求體驗──這是否「消費降級」?抑或是「水向低流」的恒常道理?舊事一去不返,好像內地企業來港上市潮流,隨着頭幾波超大型企業都近悉數來港了,接下來就只餘新誕生的獨角獸之類;情況如同產品生命周期,經歷新創期、成長期、成熟後難免步入衰退期,即使所謂衰退僅指增長放緩,而非不再增長。
內地客出外旅遊的潮流亦然,香港有幸成為他們首站目的地,而自2003年開放自由行的近廿年來,香港尚有幸獲得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臨光顧,無疑已十分厲害。畢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一遊再遊的價值,甚至一次到訪都嫌多,熱愛旅遊的港人絕對最有共鳴。
時至今日,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確然會開創新的生命周期,帶來更多「首遊族」來港;同時也要明白,「重遊族」來港要深度遊、要逛別的地方,份屬稀鬆平常的旅遊方式。要求內地客一成不變,實是不切實際;即如東京,富士山都成為新熱門景點了,難道香港只懂向錢看一直要求旅客買買買,不准旅客前來行山、郊遊?
延長香港旅業生命周期,包括透過新景點、新活動等開創新的生命周期,乃是未來必由之路。港交所引入同股不同權、批准虛幣ETF上市等,正是透過新產品來開創新的生命周期。
「隱學」淪為「今之顯學」
Disinformation或Misinformation的可怕之處,乃是受騙者不覺受騙,甚至不排除居然自欺欺人;至於Hid-information,雖常云見不到的比見到的可能更重要,但受眾無論如何都難發覺什麼被隱藏了。好像《經濟學人》針對中俄談Disinformation,文章本身又是否Disinformation?關於美西方的Disinformation,文章有否隱去亦即淪為Hid-information?圍繞俄烏戰爭,究竟哪方炸了北溪二號、炸了克里米亞大橋等等,戰爭中難免兵不厭詐,但這要求對一口咬定答案的訊息慎之又慎。記得2022年YouGov一項民調顯示,認為翌年(2023年)解放軍入侵台灣的美國人較不認為者還要多,現在回望盡可一笑置之;不過這誠非說玩笑,「中國威脅論」又會不會是Disinformation或Misinformation的一個結果?
至於本港,由事前熱捧所謂Taylor Swift經濟學之類,事後卻鮮少透過實數考究確定,到早前香港人口下跌全城哄動,及至人口反彈兼創新高則輿論氛圍興致缺缺,等等等等,都屬Hid-information。
當今之世,常云資訊泛濫;但所謂泛濫,同一時間又有多少資訊被隱?以前有謂「世之顯學」,今日「隱學」可能才是「顯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