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 - 信報
葛根為常用中藥之一,味辛甘性涼,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透疹、升陽止瀉、通經活絡、解酒毒之效。用於外感發熱頭痛、項背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眩暈頭痛、中風偏癱、胸痹心痛、酒毒傷中。本品首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
少肉多筋藥力強
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云:「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當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乾之,生者搗取汁飲之……南康、廬陵間最勝,多肉而少筋,甘美。但為藥用之,不及此間爾。」可見在當時葛根入藥的品種不止一種,「多肉而少筋」者藥力較弱,與其反之即「少肉而多筋」者藥力較強。
宋代蘇頌在《本草圖經》曰:「葛根生汶山川谷,今處處有之,江浙尤多,春生苗,引藤蔓長一、二丈,紫色,葉頗似楸葉而青,七月着花似豌豆花,不結實,根形如手臂,紫黑色。五月五日午時採根曝乾,以入土深者為佳。今人多以作粉,食之甚益人。下品有葛粉條,即謂此也。」根據書中的植物形態描述應為野葛,但蘇頌提及其食用性,卻應為粉葛或食用葛藤。
不同部位可入藥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曰:「葛有野生,有家種,其蔓延長……」由此可見歷代醫家對葛根各品種從原植物上並沒作明確區分。近代實驗研究認為,野葛中葛根素和總黃酮量均高於粉葛,結合歷代本草的論述,現學術界中均認為野葛之藥效較優,而甘葛藤、食用葛藤常用於食品上,《藥典》自2005年版起將葛根(野葛)與粉葛分開收錄。
香港商品市場中仍有不少商家以粉葛入藥,藥效較差,建議以野葛代之。本品除以根作為藥用部位外,歷代本草著作中還用葉、蔓(藤)、葛穀(種子)等入藥,如《本草綱目》中記載葛根之根、穀、花、葉、蔓之主治。
內地有研究發現葛根黴變後,除黃豆甙元,其他的異黃酮成份含量下降相當顯著,故葛根加工過程中往往使用硫磺熏製。隨着內地對食品、中藥飲片安全性日益重視,《藥典》2005年版對粉葛採收加工已刪除「硫磺熏」之工藝,並在2015年版要求二氧化硫殘留量不超過400mg/kg。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大學講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