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星期二

冬眠最補身 - 伍懷璞

2024年1月6日 - 信報

人到中老年,大多氣血已虛、肌表不固,易受外感,在寒冷的冬季,睡眠品質會大幅下降,且易使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多發。所以,對於中老年人而言,睡眠是「第一大補」,冬季尤甚。

俗說「人生旅程中,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着。」隨年齡增長,人的睡眠品質會下降,步入中老年後,睡眠狀態通常會變差。

據生物鐘理論,人的生物鐘系統會隨着年紀增長而老化,由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簡稱MT,具有促進睡眠、調節時差、調節免疫、抗衰老等多項生理功能,有「睡眠信使」之稱)會大幅下降,故老年群體更易受失眠困擾。

老年人因神經調節功能和免疫能力減弱,加上軀體老化,耐受力差,冬季受寒冷氣溫影響,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多發,若沒有充足的睡眠,對健康的影響必然更大。

保護心腦

冬季天氣寒冷,老年人更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肺炎,心臟病患者易誘發心力衰竭,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更易高發。

當人體受到寒冷刺激,會引起血管收縮,血液中纖維蛋白原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導致血栓形成,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夜晚室內外溫差大,若相差在15℃以上,就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易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塊脫落而堵塞血管。故對老年人而言,冬季睡眠狀況就顯得非常重要。

臨床醫學認為,只要改善了睡眠,老年人的許多病症都可得到緩解。

美國芝加哥大學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睡眠狀況改善後,83%的人病情得以平穩。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可使血管受損機率減少近兩倍。

因為人在熟睡時,交感神經抑制,副交感神經活躍,使內臟各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鬆,增強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睡眠品質提高,細胞能正常分裂與代謝,能促進身體對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清除毒素和血液垃圾,減少甘油三酯的沉積,預防血管硬化的發生。

睡前建議

睡眠對於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對於各項機能都走向虛弱的老年人來說,更加重要。筆者認為,在寒冷冬季要保證睡眠品質,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睡前準備:

睡前在室內慢慢散步20分鐘,慢步時要讓心情變得紓緩,精神和身體都要放鬆,這樣有助於很好地入睡。

即使不散步,睡前也應靜坐或閉目養神,不要看刺激性的影視片、書刊或做劇烈運動。

患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在冬季更應睡前靜坐,早晨醒來也應慢起,不要急於起床,可在床上仰臥,先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使肢體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復適當張力,以適應起床時的體位變化,再慢慢坐起、下床活動,避免引起頭暈等。

二、關燈睡覺:

有些人喜歡晚上開燈睡覺,且關燈後無法入睡,這是對燈光依賴的一種不良心理表現,可能是對黑暗的恐懼。長期開燈睡覺,有研究表示易患癌病,更會影響正常的心理健康。

此外,日本一項調查分析結果顯示,習慣開燈睡覺的老年人,體重超重的比例是對照組的1.5倍。

開燈睡覺的老人出現甘油三酯水準升高等血脂異常症狀的比例,也是習慣在黑暗環境中睡覺者的1.7倍。故老年人更不建議開燈睡覺。

三、少衣而眠:

有些老年人因天冷怕寒,冬天睡覺時喜歡多穿些衣服。殊不知,這樣很不利於健康。

人在睡眠時,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減慢,大腦、肌肉進入休息狀態,心臟跳動次數減少,肌肉的反射運動和緊張度減弱,此時脫衣而眠,可很快消除疲勞,使器官臟腑得到很好的休息。

若睡覺時穿衣過厚,會影響皮膚細胞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發,還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體表熱量減少,反而蓋厚被子也感到寒冷。

四、涼頭暖腹:

頭為諸陽之首,是中醫指人體陽經會聚之所,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處。頭部是人體最不怕凍的部位,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不建議蒙頭睡覺,這樣才能保持頭部清涼及呼吸通暢。

腹部是五臟會合之處,是氣血運行的重要場所。當人進入睡眠狀態時,氣血運行緩慢,寒邪易於入侵,故睡眠時一定要讓腹部溫暖,腹暖則五臟暖,五臟暖則氣血運行通暢。而老年人陽氣大多已虛,更應注意。

五、喝小米粥:

古代養生學家認為:「少寐乃老年人之大患」,並指出,老年人少寐,多屬虛證,故飲食應以清補為宜。

建議冬季多喝小米粥,具健脾、和胃、安眠等功效,可助老年人提高睡眠品質。

研究還發現,小米是所有穀物中富含色氨酸最多的,色氨酸在人體內代謝生成5-羥色胺,能抑制中樞興奮度,又能進一步轉化生成褪黑素,使大腦產生一定的困倦度。

六、適量運動:

適量的運動可促使大腦內生成內啡肽,是一種令人鎮靜和舒適的物質,能使老年人夜晚加快入睡,並增加深睡眠時間。老年人運動要適可而止,不能過於疲勞,可每日下午快步走30至60分鐘。此外,在臨睡,常用溫水泡腳或泡澡,能更有效幫助入眠。

冬季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日常還要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飲食、晚飯不過飽、睡前3小時不進食、不抽煙、不喝濃茶、保持情緒穩定等,臥室環境也要做到安靜、室溫適宜、減少光刺激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