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 - 信報
話說法國一名工匠,自行建屋住在海邊。街坊房屋要修理,他都會義務幫忙。一名點頭之交的鄰居,找他幫手在屋頂安裝電燈。他忙了一整天,完成了安裝。這項工程,找外人來做,須費600歐羅。他沒向鄰居要錢。
過了幾天,鄰居打算學潛水,工匠說自己也想學潛水,但學費要150歐羅,他付不起。鄰居會怎樣做呢?
上述是荷蘭靈長類學家德瓦爾(Frans de Waal, 1948-),在The Age of Empathy一書說的故事。
結果,鄰居沒代工匠交學費,獨自去學潛水。相信大多數讀者第一時間都認為鄰居不對。工匠免費替他安裝電燈,他省回600歐羅,竟然不投桃報李,代工匠交150歐羅學費,自私而缺德矣!
鄰居可以如此辯護:工匠安裝電燈前,沒提出要收費。安裝好了,也沒要鄰居付錢。工匠自願義務幫忙,鄰居沒虧欠他。工匠要求/暗示鄰居代付學費,鄰居並無義務或責任答應呀!中國人認為:禮尚往來,受恩該報,才是道德的,但法國人沒這個道德價值呀!有什麼道理責備鄰居不道德呢?
道德哲學有一學派,名為道德情感主義(moral sentimentalism)。Sentiment一字,意思指情感或情緒引致的態度和看法。中文無相應翻譯。道德情感主義者認為:人判斷是非對錯,憑道德感(moral sense)多過理性。美國道德心理學家海特(Jonathan Haidt, 1963-)指出:人有兩種認知和判斷能力,Type I乃未經理性思考、第一時間下結論的,海特稱之為直覺。Type II需要時間理性和邏輯思考的。海特認為,道德判斷大多是直覺的,即英文的gut reactions,源於人的道德感。此所以大多數人直覺地認為鄰居的行為不對,用Type II理性思考去反駁鄰居的辯護,恐怕要大費周章。
顛覆傳統
道德感從何而來?孟子在《盡心上》曰:「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便是道德感,生而有之,「孩提之童」還未學會理性和邏輯思考時,一旦受到不公平對待,即發怒大哭,證明道德感是不學而有的。
海特和一些演化學家認為,道德感是進化而來的人類本能,別人受苦會起同情心和同理心,鄰居自私自利和受恩不報即遭責備。
如此說來,道德感人皆有之,且有具體內容,即如孟子說:見孺子將入於井,人人第一時間生拯救之心。然而,歷史上,不同文化與時代的道德感,具體內容卻大有分別。
孟子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現今的小霸王會這樣嗎?有些文化認為,有仇不報是不道德的,有仇必報,甚至要十倍奉還才對。有些文化卻認為:報仇並非道德責任,寬恕仇人才是道德高尚的。
近幾百年的經濟和社會現代化,顛覆了許多傳統道德。道德感的具體內容是否全部皆普世的?抑或只是部分普世?若是後者,怎樣去區別哪些是普世的、哪些不是?有學者甚至覺得:道德感只是純「形式」,並無普世的具體內容!就如世間各個宗教,只有一個共同點:相信有超越人類感官經驗的「神」或佛,但各個宗教的具體信仰和教義均不相同,並非普世的!
有情有義
蘇格蘭哲學家、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是道德情感主義者。他相信人有道德感,有道德感才有道德。有道德才有社會。他提出,道德感源自同情心和同理心,這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sentiment。可是,道德感的具體內容卻源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社教化」(Socialization)。人自幼學懂是非對錯,怎樣才算有德(virtuous)和缺德,再加上個人理性思考,以致人人內心都有個「公正的觀察者」(impartial spectator)。
用海特的話說,道德感屬於Type I之直覺、sentimental(情感的),而「公正的觀察者」是Type II之理性的,可以批判地思考由「社教化」得來的社會規範和大眾公認的價值是否道德和正義的。亞當史密的道德哲學獨到之處,是結合了人之常情(common sense)和理性。
亞當史密沒明言,但不難看出,在他心目中,「公正的觀察者」之於道德,就如「看不見的手」之於市場。市場靠「看不見的手」促使經濟增長,通過「公正的觀察者」而建立的道德價值和規範,促使社會有情有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