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4日 - 信報
在報章寫專欄,把文章從頭到尾看一次的讀者,印刷版加網上,保守估計也有數千人。在學報刊登研究,把論文從頭到尾看一次──或至少看了頭幾頁──的讀者,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也許只有幾十人,出版後見證其石沉大海的,更只有個位數。幾十人之中,除了學報的編輯和評審,就是在同一個小小小領域中探索的其他經濟學者。
給大眾寫專欄,無論是影響力還是滿足感,理應比學術研究大得多。莫名其妙的是,撇除事業上的考慮,我還是會為投稿學報而興奮(投稿前)、焦慮(投稿後)、釋懷(被接納後)、沮喪(被拒稿後)。為什麼?
精通技能的表演本質
某天跟年輕同行提到這個疑惑,他的答案很符合現實:研究的樂趣,在於得到同行肯定,承認你做的東西達到一定水平。是的,經濟學者研究的最大動機,很少是「改善經濟運作提高效率」或「尋找現實背後的真理」,這些堂而皇之的理由,都是研究大致完成後才想出來,又或是堆砌給外行人聽的。研究最大的推動力,往往是這個想法夠聰明(clever)、那個做法有創意(innovative)、分析數據的進路夠巧妙(ingenious)等等。
葛尼(Adam Gopnik)的新書The Real Work: On the Mystery of Mastery,描述的是同一現象。從繪畫到魔術,從駕駛到拳擊,這位《紐約客》雜誌的專職撰稿人(staff writer),透過親身體驗、訪問老師,試圖了解何謂學懂一門技能。題目「The Real Work」是個魔術行內術語,指的是魔術師可以乾淨利落、準確無誤地完成變出戲法,就如經濟學者憑着其創意和技術,精簡地作數學推論、乾淨地運用數據,外行人不知其中奧妙,只有內行人懂得欣賞。
這本書實在好看,人物描寫細膩、名人軼事有趣、資料搜集做得詳盡徹底,200多頁很快就看完,只是看完以後,卻又說不出全書重點,留下的只有智慧一閃而過的痕跡。學習技能,就是把過程分拆成很多小步驟,逐一掌握?好像是,但亦有例外。學習技能,就是為了表演?這也不能應用到書中所有例子。
這根本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學習技能的書。見不少書評把這本書當成勵志(self-help)類作品來評價,試圖在書中歸納出一些精通技能的心得,我認為是搞錯了。
專欄文章循環再用的絕技
葛尼在書中提到,他女兒的品性如何跟他一模一樣:she had taken on my horizontal, short-breathed mind, was splendid at scholarship, quick at conversation, good at any specific subject or practice she put her mind to.
葛尼這位著名的散文家,思維是橫向的,可以就一個題目天南地北找出關連,可以把雜亂無章的資料組織成動聽的故事,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一些知識(例如魔術的歷史、做麵包的科學),再以行雲流水的文筆表達出來,就如The Real Work。除了寫,葛尼亦能言善辯,出席新書宣傳活動,出口成文,極具魅力,足以令幾百以至幾千聽眾聽得如癡如醉。
「後設」地看,這本書本身就是精通一門技能的完美示範。葛尼為《紐約客》撰稿,書中的每個章節,其實都是從專欄舊文改編出來的。只要到《紐約客》的資料庫一找,便知道文章的寫作時間橫跨了至少十多年。葛尼當初寫魔術、寫考車牌,未必有結集成書的清楚計劃,但他寫作技巧高超,可以把本來無甚關聯的文章,串連成一個大概完整的架構,看似從不同角度探討「技能」這個主題。
把舊文和新書比較,會發現真正的改動不多,只在某些段落有所增減,有些是為了首尾呼應,有些是把舊文焦點稍為轉移。舉重若輕,本來像拼圖四散的文章,在葛尼妙筆下,就組合成一幅不見斧鑿的風景畫了。
我相信多數讀者都不會從這角度看此書,甚至不知道葛尼曾經在《紐約客》刊登過書中章節。同行給同行的表演,我看此書的方法所以如此奇怪,皆因我正在學習同一技能,改寫整合舊文章出版成書。經過實踐,才知道這門技能的不簡單,才懂得欣賞葛尼在書中暗暗使出的絕藝。
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