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星期一

最難的挑戰 - 李維榕

2016年10月21日 - 信報

小楠只有16歳歲,卻患了10年憂鬱症,在家中公認是個病人。母親的談話,永遠離不開「你吃了藥沒有?」「你什麼時候才會好?」父親話不多,他說要給孩子空間,但是步步為營,惟恐觸犯兒子的底線,怕他發作。

小楠個子並不小,長得比父親高一個頭,人人都把焦點放在他身上,他卻對他的家庭治療師說:「有問題的是我的父母!你見他們吧!」

治療師請我作一次諮詢,到了會面時間,才知道小楠本人並沒有打算出現。我想,這個家庭會談是小楠提出的,主角不來,我們也沒有與他家人見面的理由。

幾經波折,一家三口終於來了。

我問小楠:「你為什麼要我們見你的父母?」

他掙扎了一會,老是埋怨藥物讓他不能集中,我要求別人都安靜下來,等他發言。他思索良久,最後,才一板一眼地說:「我的父母只能說一些很顯淺的話,說來說去,都是你在哪裏?你安全嗎?吃藥了嗎?洗澡了嗎?」

他用力拍自己心臟的部位,說:「他們從來都不會問我,你病在哪裏?」

從小乏安全感

我問:「你病在哪裏?」

他說:「我從小到大,什麼事都是自己解決,他們從來沒有過問!」

我說:「那麼你的獨立能力一定很強,有什麼問題?」

他答:「例如我很喜歡打籃球,一心想入球隊,後來真的成功了,可是卻總覺得不對勁,就是缺乏安全感!從小就是這樣!」

一個大孩子,從小就缺乏安全感, 那是怎麼來的?他說父母不管他,父母也信以為真,不斷怪責自己為了工作疲於奔命,造成孩子心理失調。但是,我看這對中年夫婦,一舉一動都圍着兒子轉,那是長期養成的習慣。尤其是母親,身體語言全部傾向小楠,惟恐侍奉不足,哪有冷落他的可能?

母親說起兒子就聲淚俱下,滿肚子的內疚,不停表達她的歉意。她說:「那時剛創業,每天為工廠的事奔波,一有空就回家看孩子,每天來回好多次。晚上都是抱着兒子睡覺……」

兒子卻說:「這個不記得了,印象中爸爸媽媽總是在吵架,極少見到他們有好好相處的時候。」

父親在一旁聽着,十分不舒服,不斷地說:「這都是過去的事,提來有什麼用?你好起來就成!」

問題是,真的是過去的事嗎?

小楠並不肯放手,追着父親問:「你什麼事都放在心底,總是壓迫着自己,其實我像你一樣,就是無法表達心中的想法;你常常板着面幾天不說話,你不想找人說話嗎?」

父親只說:「我沒有生氣,一會兒就沒有事!」

小楠:「你不會感到憂鬱嗎?」

父親:「不會!」

接收母親不安

家庭是一個有生命的體制,也就是說,內裏的行為和情懷,是會自行連接和轉移的。父親的沉默,會變成兒子的沉默!該憂鬱的父親不憂鬱,憂鬱卻跑到兒子身上!怪不得小楠埋怨父母沒有深厚一點的對話,原來與父親談心事是如此困難。母親卻是十分不耐煩,很想加入對話,多年來,兒子是母親全部心意的寄託,兒子現在卻要跟父親溝通,讓她十分不解。對她來說,小楠永遠是那個讓她抱着睡覺的小嬰兒,她不明白他究竟要她說些什麼深厚的話?聽到小楠投訴缺乏安全感,她的直覺就是更想跳出來保護他。

很多人以為這是親子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鐵三角;夫婦的疏離,讓母親把全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造成母子連心,難分難捨。從依戀理論(attachment)的研究發現,母親的焦慮,往往成為孩子的不安全感。因為孩子像海綿一樣,最容易吸收母體的情緒,如果母親長期處於不安狀態,孩子就會接收這股不安,怪不得小楠在6、7歲前就無法安定。那時父母親正在共同創業,經營工廠,夫妻間經常因意見不同而產生摩擦;母親許多時候都是心情惡劣,帶着滿腔愁怨照顧孩子,小楠收到的愛,也夾雜着母親的焦慮。但是他對這股屬於母親的情緒不明所以,只感到一片愁雲,蓋在頭頂,壓在心頭,總是覺得不對勁!小楠小時被診斷為多動症,6歲後轉為憂鬱症,一病就是10年。

父母關係不和

小楠現在是少年,但是頭頂上那一團雲霧始終懸在那裏。他知道與父母親的關係有關,卻總是摸不着邊際。他不知道,他的不安全,並非來自一些實際事故,甚至與父母對他的關注沒有直接關係;那股不安全,其實來自父母長期無法解決矛盾所造成的不平和。耳聞目睹,父母親的內在心態,變成他的內在心態,不能分化,這才是小楠的心病!

經過這種抽絲剝繭,我們才明白小楠為什麼一開始就撫心咆哮:「人人都說在幫我,為什麼沒有人問我病在哪裏?」

夾在父母矛盾中的孩子,病的不是個人的病,而是一個家庭的病!如果我們繼續把他當作病人,他就會愈病愈深;這些都是愛家的孩子,他們的心結,就是父母的關係是否和諧。

孩子長大,要放下父母,而不和的父母,往往需要孩子來維持關係,很多忠心的孩子,就是這樣成為長期的病人。我很慶幸小楠這次的表現,那是協助他回復正常發展的第一步。但是放下孩子,將是父母最難接受的挑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