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星期四

為孩子設定界限(二):從小培養責任感 - 陳志耀

2015年1月17日 - 信報

有些父母會有這樣的想法:孩子年紀小,人生閱歷不多,但當孩子長大的時候,就會明白這是他們的責任。讓我們再反思一下:倘若孩子從沒有接觸過「責任」這回事,也沒有經歷過不履行責任所帶來的後果時,當孩子年紀漸長,他是從何了解責任的重要性呢?父母們,你認為這是一個合理的期待還是錯誤的期待(false expectation)呢?

我們有時候會害怕孩子年紀太小,承擔不了一些後果或痛苦,甚至認為有些後果或痛苦既然能避免,孩子為何還要承受呢?然而,承擔責任不能紙上談兵,它需要孩子透過生活不同的場景、生命不同的經歷去學習這門功課。就如孩子透過欠帶課本而被罰留堂,去明白每天執拾自己的書包是自己的責任,並非父母或其他照顧者的責任;因着天氣轉涼仍不注意保暖,最後生病而影響在公開考試的表現,去明白照顧身體是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以「行霉運」等藉口去解釋。父母心中那條責任的界線很重要,我們必須清晰地了解到責任何在。否則我們很容易因為愛孩子的緣故,而誤將本來屬於孩子的責任,變成父母的責任;將孩子因沒有履行自己的責任,所帶來的後果歸咎於父母或環境身上。

責任中磨練

試想想,當你每一次為孩子收拾好他們的玩具,但不邀請並鼓勵他們協助收拾時,久而久之孩子明白了「玩完就跑」的道理,卻不會意識收拾自己的玩具是他們的責任。當你看見孩子開始長大,希望將這些基本的責任歸還時,他們或會責怪你、指控你,你或會發現孩子似乎很驚訝,為何「收拾玩具」的責任轉移在他們的身上。當你還苦惱自己為何像傭人一般時,此刻你或許會明白,在孩子的世界裏,他們壓根兒沒有把「收拾玩具」視為自己的責任,也嘗不到沒有「收拾玩具」所帶來的後果,試問他們怎能意識責任這回事呢?

也許在成人的世界裏,無論是帶齊上課的課本,還是收拾玩具,都是一件簡單不過的小事,但在孩子的世界裏,或許帶齊上課的課本和收拾玩具,都可能是一個挑戰。我們很明白,羅馬並不是一天建造的。當孩子的生命去到某個階段,他們開始對未來好奇,希望踏進召命、追尋夢想時,卻沒有發展一些從經歷而來的能力,例如是勇氣、堅毅、責任感等,試問他們又如何有足夠的力量,能夠把生命潛能完全發揮?基礎往往需要時間去建立,讓他們從這些小挑戰中磨練出對犯錯、挫折與困難的承載力。

我深信父母在過程之中,付出了無數的心力與精神,甚至為他們暫時肩負起一些屬於他們的責任,讓孩子生命有恢復的空間。父母們,我們有管教孩子的責任,讓孩子逐步地明白,所有的恩慈(mercy)和嚴厲之中,往往是基於父母對孩子的一份愛,它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孩子去到某個人生的階段,也需要學習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盼望父母能持守心中那份界線,與孩子走過生命不同的季節。

LPD®教育系統設計者及啟導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