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星期一

理解孩子情緒,糾正孩子行為 - 陳志耀

2014年10月4日 - 信報

艾美是駐校的社工。這天她走過操場的時候,看見琪琪坐在場邊啜泣。她問:「這位同學,發生了什麼事?能告訴我嗎?」琪琪抽泣得更厲害:「今天選女班長,大家都投我一票。小麗她沒選上,然後就叫其他人排斥我。下課後,我把黑板擦乾淨,她們立刻在黑板上畫上幾筆,還寫『史上最垃圾的班長』。我也沒有回應,剛巧張老師走過門口,呼喝了我們一句,最後只命令我快點把黑板擦乾淨,準備上課。」

艾美聽罷,找到張老師多了解一下事情的經過。張老師回應說:「其實小麗也很可憐。她希望能夠當選女班長,那麼媽媽就不會罵她『沒有一件事能夠做成的,你好沒用!』這類話啊!我想小麗心裏也是很難過的,她們年紀還小,我們應該有多點的包容和憐憫(mercy)的心。懲罰也無助於解決事情吧!

父母們,你是否記得我曾經分享過,每個孩子情緒的背後,也許都隱藏着一些故事?就像故事情節一樣,倘若我們站在學生、老師的位置上,從他們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看法、感受他們的情緒,對他們彰顯的行為有深度的理解和明白,這讓我們能夠更有愛心地去教導孩子。然而也許你會困惑,當深度地理解後,似乎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受傷害的地方,這豈不是讓我們迷失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兩難局面嗎?

天生沒有四肢的世界著名演說家力克.胡哲(Nick Vuijic)曾經在《人生不設限》一書中分享過,即使我們身處何種情況或環境,每個人永遠都可以選擇用正面或負面方式去回應。就像故事中的小麗一樣,也許她與媽媽之間的相處方式有不健康的地方,但若然小麗總以自身的成長遭遇為由,而容許她將錯誤或扭曲的行為合理化,你認為這對小麗的成長有何影響?

理解不等於失去客觀性

深度理解孩子的情緒及行為,是讓我們能夠較少機會出現偏差的判斷(judgment)或極端的偏頗,否則我們只會遠離問題的根源,並難以糾正孩子行為。但單單只有理解及明白,會讓我們難以較中立地去處理矛盾之間的衝突與糾纏,也讓我們失去了處理事情的客觀性,最終也似乎無助於孩子的成長。試想想,如果有位殺人犯告訴你,因為他的家庭背景很複雜,自小被別人瞧不起,他根本無從選擇,是這樣的成長環境迫使他走上犯罪之路,你會否因為他這樣的成長背景而認為殺人是合理的?我們很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溝通,如果失去了一個客觀的標準及看法,把所有事情變得相對化,各隨己意喜好而行,似乎很多不合理的行為帶來的結果,就會被淡化了。試問孩子又如何知道要承擔自己行為的責任?

在我的生命教育旅途中,體會到作為師長、父母或同行者,要讓自己站在更高位置,擁抱身份執穩權柄。盼望你們能成為孩子生命成長路上的祝福和力量。

作者為LPDR教育系統設計者及啟導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